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跌倒时笑最可贵

2024-01-20 03:19500

日本著名哲学家中江兆民,早年留学法国,学养厚重,著述译著多部,人称“东方卢梭”。1901年,他54岁时被检出患了咽头癌,医生判断最多只能活“一年半”。他在“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的信念支持下,开始最后两部著作的写作。他最终没有活过“一年半”,但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日本学术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一年有半》《读一年有半》。他在重病期间写的名诗《跌倒时也要笑》,也在日本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跌倒也要笑,是苦中作乐的顽强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具有这样的可贵品质,早晚会走出低谷,再创辉煌,即便壮志未酬,也会虽败犹荣,虽死犹生。

当年,曹操兵败赤壁,80万大军被扫荡一空,身边只有数骑。逃亡路上,将士都心情沮丧,无精打采。曹操却谈笑风生,似乎是在凯旋。他的乐观情绪感染了周围的人,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不久便脱离险境,回到魏地。后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也没要太长时间。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这一跤让他跌得鼻青脸肿,惨不忍睹,先贬黄州,又贬颖州、惠阳,最远贬到海南儋州,这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面对人生低谷,超强的乐观精神救了他,东坡放言:“百年须笑三万六千场,一日一笑,此生快哉!”于是,黄州城外赤壁山前开怀一笑,《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便横空出世,奠定了他文化伟人的历史地位。

金圣叹因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凄凉肃穆,杀气腾腾。吃完“送行饭”,金圣叹叫来狱卒说“有要事相告”,狱卒慌忙跑来,没想到他贴近狱卒耳边,故作神秘地说:“花生与豆干同嚼,大有肉之滋味,此中秘密,幸勿外传。”说完,哈哈大笑,声震房宇,面对死神犹能说笑自如,大彻大悟的他走得一定安详。

曾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一个苹果砸中了牛顿,还有一个苹果在乔布斯手中,这个苹果被咬去一口,是他多年遭受苦难的隐喻。创业、跌倒、再创业、再跌倒,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可是,他的手下居然发动“政变”,把他从自己的公司扫地出门。跌了这样的大跟头,他不过淡然一笑,又开始重新创业。不久,机会来了,他原来的公司终于看到了他的价值,又请他回去主持大局。从此,他便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事业一路高歌,奇迹接连出现,他的产品影响了整个世界。

《菜根谭》说得好:“得意时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就是说,作为一个修行人,处处顺境,就得不到真实修行;必须要在逆境中,才能够有所成就。作为一个创业人,不经失败,不跌跟头,没有“跌倒也要笑”的精神,也不会真正成熟。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但是,成功、胜利时笑,得意、幸福时笑,都不足为奇,那是人之常情,谁都能行。而失败、铩羽时还会笑,折戟、落难时还能笑,就非常人所能为,必有过人之处,或为百折不挠的英雄好汉,或为意志超强的仁人志士。对他们来说,失败只不过是成功前的一次演习,落难无非是人生的一种体验,身处低谷只是为攀登高峰积蓄能量,卧薪尝胆是为了换来“三千铁甲可吞吴”,只要能顶得住,不泄气,咬紧牙关,笑对坎坷,就必然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你可能就是笑到最后的曹孟德,笑傲天下的乔布斯,笑贯千古的苏东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周瑜火攻赤壁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

0评论2024-01-25119

苏东坡游赤壁
司马光执政后,把宋神宗贬谪的许多大臣都召回朝廷,其中有两个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音shì)和苏辙(音zhé)。苏轼兄弟俩,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二十岁刚出头的那年,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苏辙到京城去考进士。主考官欧阳修,正在注

0评论2024-01-25156

三国中的“草船借箭”
提到“草船借箭”人们就会想到诸葛亮。其实,那是小说家的张冠李戴。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借箭的地方也不在赤壁,而是在濡须口。公元213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攻克巢湖的濡须口,进逼长江,与孙权隔江对峙。孙权求胜心切,带着一些军

0评论2024-01-2582

大船称象
大船称象东汉末年,献帝无能,大权全落入了曹操手里,由于战绩显著,从一开始的将军到丞相,后来又封魏公,到最后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并且加九锡,九千岁,位仅次于献帝一人之下。东吴的孙权害怕有朝一日曹操率兵攻打东吴,以报赤壁火烧之仇,于是就臣服了曹操

0评论2024-01-2467

苏轼为何极致推崇周瑜?他眼中的周瑜和曹操
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非常出彩的一段。后世人认识到这段历史,大多数都源自于《三国演义》。而实际上,不是三国演义成就三国,而是三国那个群雄并起、英才辈出的年代成全了《三国演义》。三国有智勇双全的大将,有运筹帷幄的军师,有广纳贤

0评论2024-01-2380

回家的车
五月初四的清晨,睁开眼,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昏黑。背着行李走出寝室大楼,校园里安静的就像一大片黄昏里的沼泽,静谧的安详。零零落落的几个人就像归巢的鸟雀,默默地在苍白的天幕下飞行。钻进公交539的车上,整个人立即变成了包在粽子里,那众多米粒中的

0评论2024-01-2367

用心面对生活
岁月流转,时光易逝,昨日黄花正盛开,今朝却已是春回大地,万物自然。感慨于旧日的一去不复返时,突然想到多少的日子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在蹉跎的时间里,或许曾经迷茫与彷徨,或许曾经高兴与快乐,也或许曾经忧愁与悲伤,可那些回忆终究只是回忆,留给我们

0评论2024-01-2344

东吴名将黄盖的生平简介 黄盖有多厉害?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部将黄盖提出了采用火攻曹操的办法,这才大败曹操。但是,千万年时间过去了,世人想起赤壁之战时,想起的不是黄盖,而是诸葛亮和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获胜的风头被诸葛亮和周瑜抢

0评论2024-01-2361

偶尔软弱
一个内心再强大的人,也都有过偶尔软弱的时候。人的生命就像一张紧绷的弓,老是那么紧张地绷着,弓弦很容易断,所以古时那些善于爱护良弓的人,都会时不时松松弓弦,这样,真到了该用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射雕射虎。人也是如此,如果实在做不到一张一弛,那

0评论2024-01-2354

苏东坡人物简介 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学史上对苏东坡的评价都很高,就我们从小所学的诗歌、词赋和古文来讲,苏东坡的作品质量和数量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不愧于他大文豪的称呼。据记载,现今存有他的诗3900余首,更别提他的散文、书法和绘画作品等等。总之一句话,高质量

0评论2024-0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