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读书功夫成就文化巨人

2024-01-20 03:14520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

从《八十忆双亲》里,我们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

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烟馆,一客忽然问钱穆:“听说你能背《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穆点头。又一客问:“今晚可以试试吗?”钱穆又点头。于是按照客人要求,他开始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一面背诵,一面表演,把诸葛亮与张昭等人的语气动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大人称奇,小钱穆当然免不了有些飘飘然。

第二天,钱穆依然随父亲去烟馆议事。路过一座小桥时,父亲问:“认得桥字吗?”钱穆点头说:“认得。”又问:“桥字是什么旁?”答:“木字旁。”再问:“木字旁换马字旁是什么字,认得吗?”再答:“认得,是骄字。”父亲又问:“骄是什么意思,知道吗?”钱穆答:“知道。”父亲步步紧逼:“你昨晚的行为有这个骄字吗?”钱穆这时才明白父亲的意思,顿时如闻雷霆,俯首不语。

上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的回信:“《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朱子章句集注》为主。《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

从张恨水的《山窗小品》里,我们知道他在14岁之前,就能够背诵《论语》《孟子》《左传》《大学》等典籍。而他很小时就写一些酷似《聊斋》的小说,可以证明他把《聊斋》读得烂熟了。从他上世纪30年代写的《水浒人物论赞》,又可以看出他对《水浒》的烂熟。

一个人肚子里有多少书,就跟一个人腰里有多少钱一样,那属个人隐私。因而,更多人的读书功夫我们就不得而知。

例如,不是郑振铎亲自检验,我们怎么也不会知道茅盾能够背诵《红楼梦》;不是周建人的回忆文章,我们也不会知道鲁迅小时候是背过《纲鉴》的。从根本上说,是读书功夫成就了那一代文化巨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笨功夫成就真功夫
笨功夫成就真功夫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也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能人钱穆,博闻强记,聪敏早慧,幼有神童之誉。他却从不以聪明自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

0评论2024-01-2451

从来没有“白做”的事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早年,钱穆在无锡一所小学里任教。为了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在教授課本知识之余,钱穆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一次中午放学后,钱穆看到一个男孩子闷闷不乐地坐在教室里发呆,于是走过去询问。原来,前段时

0评论2024-01-2339

钱父人前不教子
国学大师钱穆,幼时记忆力极强,一部他爱看的《三国演义》,在9岁时便能背诵出来。一天,家中来客,听说9岁的钱穆能背诵《三国演义》,有点不大相信,出题考问,钱穆对答如流,得到客人的大加赞赏,钱穆颇为得意,喜不自胜,难免有点沾沾自喜,一旁的父亲钱

0评论2024-01-2149

心有定力
当下,总有些人喜欢议论别人。但是,人们评价一个人,却往往看他本身之外的东西,如蒙田所说,人们买剑,往往不看剑锋是否锐利,而是看剑鞘是否华丽。这个“剑鞘”之于人,即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衣冠的明暗、交游的广狭。然而别人的评价,或别人的议论,

0评论2024-01-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