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杨少锋,牛到底!

2024-01-20 02:36540

1自我策划,一鸣惊人

在福州一家医院的办公室,老总正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救星。近段时间以来,医院上下领导吃不香睡不着,都在为医院搬迁这事发愁。医院原本在福州郊区,这次要整体搬迁至市区。但这家医院的负责人担心,刚搬迁到市区,不知道得花多少广告费才能为人所知:而郊区已经形成的比较固定的客源也会因为搬迁而丢失。这件愁死了医院上下人的事结果在杨少锋来了之后用了三个点子就解决了。杨少锋,就是他们期盼已久的救星。

救星侃侃而谈,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他给医院出了三个点子。第一是解决搬迁后医院的知名度问题。杨少锋建议与公交公司进行协商,开一路专线车到达医院,利用报站名来增加知名度。况且公交公司也需要根据客源情况增删一些路线,而像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医院,做起来客源不会少,也值得公交公司增设一路专线车。对双方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院长算了一下,100万元要在报纸和电视等主要媒体上比较密集地做广告,最多只能做一个月,这个点子确实值100万。

杨少锋出的第二个点子是,改革医院的作息制度,中午不午休,晚上营业时间最早也要到10点。福州几乎所有大医院的工作时间和人们上班的时间是一致的,这给大部分正常上班的人带来极大的不便。杨少锋对院长说,真正上班时没有时间去看病的人,都是黄金客户,非富即责,对健康比较在意。而医院与他们同时上下班,就把这批黄金客户拒之门外,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

最后一点,他建议,请一个杰出的财务总监,帮医院投资理财。医院收治住院病人时,病人都要预存一笔钱在医院,医药费用就从预存的这笔钱中慢慢扣除。而医院在进药时,却都是先用药,半年左右才跟医药厂家结算一次。病人预存的钱,加上医院迟付给医药厂家的钱,这样一来一往,医院账户上的资金通常都保持在1000万元左右。而这1000万元医院只是把它放在银行里,赚取微薄的利息。杨少锋认为,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用好这笔钱一年又可以赚一百万。

听完杨少锋的这三个点子,院长认真算了一笔账,认为杨少锋所说不假,做到这三个点子,医院每年确实可以增加300万元以上的收入。院长对杨少锋敏捷的思维深感兴趣,力邀杨少锋做医院的专职策划人员,但杨少锋却婉言谢绝了。对于他,这并非什么难事,他已经给人做了许多成功的策划。

其实,这个策划只能算是杨少锋策划生涯中普通的一笔,最先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则源于他的一则“年薪十万,谁聘我”的广告策划。

这名学生叫杨少锋,就读于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贸易系,是该校的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书记助理。他的特殊之处不只在于他对自己的专业——市场营销有着独特的理解,更在于他有勇于突破的勇气。放眼人才交流会,黑压压的全是求职者,而他杨少锋,却别出心裁,让所有的毕业生与招聘单位跌破眼镜。那一天,大学四年所有的积累就此“井喷”,所有的豪情那一刻尽情释放。那绝不是一句狂妄的口号,而是一声自信的宣言,更是对人才价值的一种呼唤。那一天,杨少锋的摊位被蜂拥而至的人群挤破,几十家新闻媒体的记者轮番轰炸,十几位大企业老板求贤若渴,同来参加交流会的同龄人纷纷驻足。

一举成名后,杨少锋并没有为这个极佳的创意和策划所陶醉,他深知,自己毕竟是一个初出矛庐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毕竟要有一个结合的过程。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营销专家,他必须要有一个求索的过程。所以,他婉拒了许多企业家的高薪聘请,而选择了月薪只有数千元的一个成长中的高科技企业,从那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他的求索之旅。

2大学四年:规划明天

杨少锋从来就不是一个天才,而童年的他更没有表现出任何特殊的天赋。他是如此的平凡,以致于除了调皮捣蛋,除了父母是农村教师而不是纯粹的农民外,他和身边的小伙伴几乎毫无差别,但不同的是,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平庸的人害怕明天,聪明人期待明天,而天才规划明天。当杨少锋在高考志愿表上一口气填上18个市场营销,当他毅然在愿否调剂一栏全部填上“否”字的时候,也许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这是一种任性和赌博。但是,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年轻人对人生的一种规划,这是一种对成功坚定不移的信念,这是一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豪情壮志!

进入福州大学后,杨少锋很快成为了系里的名人,出名就出在他的“生意”上。还是大一时,杨少锋就开始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生活费问题了,一来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二来他坚信一个未来的企业家不能解决自己在大学的生活费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他先是卖录放机、卖运动服、卖日用品,后来竟发展成连锁经营。“生意”做大后,他就负责寻找货源,然后把产品批发回来,分给各个学校的同学去卖。

杨少锋成功了,他的秘诀就在于比别人多一点点的聪明,加上比别人多一点点的激情、比别人多一点点的努力。就是多了这些一点点,让他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比别人多学了许多许多。他知道,他所学的东西到社会上都能用得上,四年的积蓄总有一天会厚积而薄发。所以他很专注,专注地去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也专注地不去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他喜欢做的是什么?他喜欢把那些绝佳的策划和创意,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市场行动。杨少锋并不忌讳谈钱,相反,他说他喜欢钱,钱多了也许不一定很臭屁,但是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通过他赚的钱体现出来的,至少它能减轻父母的负担。为了把创意变成钱,他很努力去学习他喜欢的课程,如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等,所以这些功课他的成绩很好,因为他喜欢。

他不喜欢的是什么?是一些他认为“无用”的课程。当80%以上的大学生把80%以上的精力放在学习英语和计算机上的时候,杨少锋却如饥似渴地阅读营销专业书籍;当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上除了“大学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外,什么特长都说不上来的时候,杨少锋却有意淡化了所有毕业生都引以为豪的英语与计算机水平,而有意突出了自己的营销策划方面的实际能力,其实这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他并不为主流的意见所左右,对于英语、计算机等,他的想法就是能过得去就行,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实践上面,“专注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东西的秘诀。”

在实践方面,应该说很少有学生

做得比他更出色。毕业时,他用一组数字“23456”来概括自己大学时的“成就”:“2”就是,在四年期间,他共为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拉到了共27万元的赞助;“3”指的是在校期间,他当过三家企业的总经理助理等职务:“4”指的是他创办了福州大学创新协会等四个学生社团:“5”指的是在校期间他已是一个“名人”,当时在青少年中影响较大的五家杂志对他进行过专访,“6”指的是在校期间他担任过校团委书记助理、校学生会副主席、社团联合会主席等六个主要职位。

3挑战麦肯锡,二度成名

毕业两年后,杨少锋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当初并没有凭着万丈豪情空喊口号,他有这个价值。

2002年,表面风平浪静的福建手机市场上实则风云暗涌。11月9日,福建东方大酒店13层一个小会议室。参加者有杨少锋、福建联通市场部负责人、福州联通公司领导、联通的宣传策划人员等。

会议的气氛很热烈,几乎已经是在争吵了。也许谁也不会想到,把著名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为联通做的方案否定,然后采用24岁的杨少锋提出的市场推广方案,这么重要的事,竟然是争论的一个成果。

不管联通的领导怎么看待,杨少锋在看过麦肯锡的方案后,得出了4个字“不切实际”。在深入分析联通前期的市场运作后,他总结联通所犯的一系列错误:目标市场定位错误;市场推广策略缺乏长期统一性;广告宣传要点不明确等;他建议联通立即停止此前实行的所有促销方案。与此同时,他在了解相关背景之后,在短期内制定了另一套完整周密的营销计划。他要以他的智慧来主宰这个市场。

2002年11月13日,《海峡都市报》头版半版的版面,刊登了《停止原有一切促销方案联通CDMA酝酿爆炸性举措》的新闻,宣布福州联通从即日起停止一切CDMA销售,该消息立刻引起了福建媒体的一场新闻大战。CDMA到底怎么了?原本无人问津的CDMA成为当时榕城媒体和市民最关注的话题。一周的时间内,主流媒体上百篇的报道让CDMA赚足了眼球,此前联通所花费千万元广告尚未能够说清说透的CDMA,杨少锋分文未花便使其认知度从之前的不足30%,迅速上升到80%。

随后,各媒体头版一条醒目广告“手机从此不要钱”,引起了消费者强烈反应,一时间,“手机从此不要钱”的营销新概念完全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手机零售店门可罗雀,银行赠机网点门庭若市。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CDMA放出的号码就达一万多个,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

在赠机方案可挖掘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杨少锋又使出了第三招,这招其实可以叫做欲擒故纵,就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在媒体上告知赠机方案将于2003年3月底结束。结果就像杨少锋预料的那样,当人们知道以后没有白送的手机后,市场上又迅速掀起了一个抢购狂潮,许多还在观望的消费者投向了CDMA的怀抱。

这场可以称为福建通信业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商战,使福建联通一举创下月销售7000万元的历史纪录,彻底改变了福建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让许多人吃惊的是,总策划竟然是一个年仅24岁、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年轻人。

4转行实夜,实现自我

具有优秀策划人的潜质,但却坚决不做策划人,这让许多朋友为杨少锋感到惋惜。但杨少锋自己却从不后悔,他一直有“实业报国”的情结。面对中国职业经理人短缺的状况,他的目标是做一个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做最成功的中国企业家。在离开福建联通后,许多福建本土的公司邀请他加盟,有一些公司甚至只要他人过去,就可以以经营管理入股,除了每月近万元的固定工资外,还可以享有公司的股份。而且,在福建,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党政机关,杨少锋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但杨少锋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因为这些关系,我有时候做事情太为顺利,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这些资源的依赖性,对自己短期内的工作是有帮助,但对长期的发展却将产生极大的危害。”杨少锋要靠自己的实力去征服世界。

杨少锋知道,自己手里虽然有了一根足以撬动地球的杠杆,但还得有一个可以让力量发挥作用的支点。所以他宁愿等待,等待一个既能体现他的价值,又能让他尽情发力的支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拍花子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拍花子的故事! 阿绮和老公开着一个小饭店,就在马路边,每天的生意都挺红火。阿绮的生意红火,并非她的手艺有多么好,却另有原因——而且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原因:马路对面是一家医院。 据笔者所知,平常里热闹的

0评论2024-01-26248

小袋鼠的神奇口袋
袋鼠妈妈病了,像只茄子一样躺在床上。小袋鼠说:“妈妈,你快去看医生吧!”袋鼠妈妈叹着气说:“我现在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医院那么远,我恐怕去不了。”“妈妈,有我呢,我带你去医院。”小袋鼠说。可是,怎么把袋鼠妈妈送去医院呢?这真是一个难题。如果

0评论2024-01-2570

丹麦首相看病
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今年2月份出访秘鲁。在出访之前,他突然感觉自己的腿不舒服,走起路来很痛。于是,在2月14日,他驱车前往离首相府较近的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看病。这是丹麦一家医疗设备非常齐全的著名医院。什么人都可以在这里看病。这里也根本不存在VI

0评论2024-01-2582

作画治病
隋朝末年,隋炀帝花天酒地,荒淫无度,终于在晚年患上了多饮多食多尿的消渴病。太医官先后派了四五个一流太医,但都未能治好皇上的病。隋炀帝一怒之下,砍了他们的脑袋。其实,太医院里不是没能人。早先有个叫莫君锡的太医,生性豪爽幽默,不阿谀奉承,不追逐

0评论2024-01-2586

感动“普利策”的母亲
2007年4月,第91届普利策奖中的特写摄影奖授予了美国加州《萨克拉曼多蜜蜂报》的摄影记者雷内·拜尔。在她的黑白镜头里,一位单身母亲和她死于癌症的儿子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普利策评委和民众的心。从2005年到2006年夏天,拜尔用手中的相机,忠

0评论2024-01-2590

爆笑show :胖子乐事多
总算保住了一位体态臃肿的妇女一坐进车里,就对出租司机说:“快点,快点,去市妇产科医院!”司机心想:“看来她要生孩子了。”于是加足马力向医院开去。到了医院,妇女长吁了一口气。说:“总算保住了。”司机安慰道:“孩子没事吧?”“什么孩子?”她疑惑

0评论2024-01-2457

葛老板拔牙记
葛老板拔牙记作者:李跃葛老板今年54岁,大学文化,事业有成,早已是当地的土豪级老板了。近日,葛老板却遇到了一些麻烦,不是事业上的,也不是情感上的,是他的牙疼又犯了。人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不,由于口腔最里面的大牙烂了,只有半截了。前

0评论2024-01-2447

母亲来电
一个冬雪飘舞的清晨,住在乡下的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说嘴和脸感觉到有些不太舒服,怕是患上了面部神经瘫痪,问我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放下电话的我急忙揣上钱向老家赶,这时儿子追了出来,嚷着也要去。拗他不过,只好叫上妻子同行。去县城医院的公共汽车上,儿子

0评论2024-01-2469

别在爱人心里留下暗伤
1秦凤觉得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她一个人恹恹地坐在医院的走廊上,天花板上凄清的白炽灯散发着冰冷的光晕,虽然已经是春天了,可是,秦凤还是觉得异常的冷。信手拎起手边一张报纸,一个新名词突兀地跳到眼前来——“黄昏散”。说的是现代社会一对夫妻要想白

0评论2024-01-2494

要钱不要脸的父亲
2006年10月中旬的一天早晨,兽医柳师傅将自己的摩托车祈祷自己门前的公路边,等妻子出屋锁门,再去县城办事。她来到丈夫的身边,丈夫正坐在摩托车上,她正准备上车时,突然一辆摩托车直冲过来,前车轮从她的左脚背压过去,她的丈夫左脚也撞断了,擎事车

0评论2024-01-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