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什么都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

2024-01-19 23:19240

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的无奈让他再也不能斟酌再三了。在这之前,他想觅到的是养殖场里体面的技术顾问角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用。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谁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

民工的工资是微薄的,最大的慰藉是这里离梦想最近,他惟一的希望就是让知识在这里吐故纳新,只要羽翼丰满,他便择枝而栖。

秋天,他却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散。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部。顷刻间,世界仿佛轰然坍塌。

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根草,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了母亲的命,他说,他自当竭尽全力为老板打工抵债。

他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没有理由提这样额外的要求,也不敢奢望老板的慈悲。可是,母亲的病刻不容缓,除了老板他不知道谁还是他的救命稻草。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像揣着生生不息的一份温暖,他一刻也不敢停留。他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临上火车,他对驱车送他的老板又一次递上那张欠条,老板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有良知的心,不借给你,我于心难安,有钱你就还我,没钱,就算我积德吧。”他听了,心动如潮,那是有生以来听到的最美的话语。是的,什么都抵不过一颗有良知的心。

他把那张欠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份氤氲于心的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可是,半年过去了,却再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工友们年终领工资时有人提起了他,言语里除了对他的不屑就是对老板过分善良的感喟。直到这时,老板才恍然想起,他的确是好长时间没有一个电话了。

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谁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的弟弟,背着半身不遂的母亲。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可是放心不下患病的母亲,又怕辜负了那份情谊,他只好举家前往……

他一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里,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海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损失。

就在这一年的元宵佳节,硕大的雪花和绚丽的烟花一同在夜空中绽放,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海面上酝酿已久的风暴潮借着夜幕终于开始肆虐了。尽管已经接到了风暴潮的预警报告,沿海的养殖户也已经做了应对措施后才放心地回家过节。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四十年一遇的罕见风暴潮轻而易举地把养殖户多年经营的梦想和希望打得支离破碎。

天刚放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撞撞赶往场里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大池,他不敢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老天能留给他一线生机,保住海岸边的育苗大棚。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犟着站立的大棚。仔细辨认,那分明就是自己家的啊。他狂奔过去,近了,也明白了:不是老天保佑他,而是人在助他。加固在大棚上的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是他们兄弟俩所为。那价值几十万的财产,兄弟俩硬是舍命保护下来了。

他想象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出再多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加固来守候呢?

他急于找到那兄弟俩,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许多人在奔跑着,捡拾被浪卷上来的海参。那一个个装满海参的篮子,像割了他的肉堆放在其中,老板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难过,但想着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的情景,心里还是稍微有一丝宽慰。他转身走进大棚,惊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怎么不去捡海参,别人都捡发了。”老板颇为奇怪。

他说:“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如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失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菌…… ”

老板诧异地看着他,不相信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老板逢人便说他的仁义和忠厚,是少见的好人和难得的人才。那棚里的参苗成了抢手货,早已被高价预订一空,还有人打他的主意,悄悄地“递高价”想挖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他说,不是自己有多么高尚,只不过是“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啊。还说:“爱人者,人恒爱之。”

老板听说这事后,为之动容,送给他二斤干海参,告诉他,现在是厂里亏欠他的,不要有顾虑,尽管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吧。

他把海参挡回去,就像当初老板挡回他递来的欠条那样决绝:“都说海参最有滋补作用,可我知道,更能滋养人的是人心,你什么都不要再说了。”直到现在他还在老板手下,既做粗活,也做技术指导。

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身说法告诫我要与人为善,说:“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惟有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是逢凶化吉。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和心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香港灵异事件
全香港有过很多灵异的事件传闻,公开程度比较高或在民间流传比较多的更是不计其数,比如港九铁路广告灵异事件、香港大学灵异事件、辫子姑娘鬼魂传闻、沙田猛鬼村屋等,更是有一些八卦媒体统计香港十大闹鬼地方等,甚至《东方日报》这样的媒体都会描述或者记录

0评论2024-01-26270

想当熊猫的黑熊
马戏团里有一只小黑熊,叫黑黑,它又懒又馋,吃饱了,整天呼呼大睡,什么杂技也不想学。“黑黑,你长大了,从明天开始,你要学习骑独轮车。”一天,马戏团的钱老板对它说。“我,我不想学。”黑黑伸了个懒腰说。“我们马戏团靠动物演出养家糊口,不养吃闲饭的

0评论2024-01-2574

猫咪成衣店
“不赖,真不赖!”花母鸡在镜子跟前一边转着圈儿,一边咯咯嗒嗒地夸赞着她选的这条有花蝴蝶图案的粉色新方巾。“您喜欢就好!”猫老板笑眯眯地说。“简直跟电视上的明星——贵妇鸡一样美!怎么卖的?”花母鸡问。“十五条小干鱼。”猫老板回答。“唔,我可没

0评论2024-01-2577

头上长出柿子树
午生在吃柿子时,一不小心,连肉带核(hé)一起吞进肚子。一周后,他感到头皮有些异样,伸手一摸,头发当中竟然冒出一截小桩(zhuāng)桩,一抠(kōu)生疼。他急得叫妈妈,妈妈左看右看,才发现是一棵小树芽子,嫩生生的。妈妈立刻领着他去找见多

0评论2024-01-2579

夺命血书
南宋年间,有个叫程子山的人,在京城做了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小文官。但他善于钻营,与朝中不少高官有私交,还自己上门认了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为师,以求靠上这棵大树日后好“乘凉”。这天,秦桧差人去请程子山,程子山不敢怠慢。进了秦府,他被请到内院,可等了

0评论2024-01-2564

造反派的歌计
《加里波第被撒丁王国政府缺席判处死刑》--这是1834年某天法国各大报纸同时刊登的一则重要消息的标题。“缺席判处死刑”顾名思义就是在判处死刑时,被判者不在常那么,加里波第到哪儿去了,他又是何许人呢?事情还要从报纸发布消息的隔夜说起。那是个狂

0评论2024-01-2574

玉门关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

0评论2024-01-2571

吴奇隆:创业之旅步步“精”心
玩乐是赚钱的前奏很长一段时间,吴奇隆从大众的视线里消失了,没有出唱片,没有导演请他拍戏,就连报纸也没有他的八卦新闻。对,他被新生代打败,死在了沙滩上。好在,吴奇隆看得开。那些日子,吴奇隆就去旅行。五大洲走遍,发现最喜欢的还是东南亚。索性在泰

0评论2024-01-2582

机会在敲门
魏晨,中国内地歌手,2007年参加《快乐男声》节目,以季军成绩出道。四个月的求学之旅,是我为当下生活挤出来的一个“Gap”(空隙),是摒除噪音、安心修炼的一个良机,让我可以跳出既定自我的约束,跳出固有环境、固有思维的困扰。出发吧,这绝非一次

0评论2024-01-2576

海明威替朋友还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作家海明威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的记者常驻巴黎。在这里,海明威结识了许多文友,其中就包括作家乔伊斯。当时,海明威只是一个按稿计酬的编外记者,收入有限。尽管日子过得清贫,但只要稿费有节余,他就会约上朋友,去酒吧喝上

0评论2024-01-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