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猴子掰玉米式成功:一张纸成就的亿万富翁

2024-01-19 23:14510

很多时候,小富即安的思想会让你固步自封,继而扼杀你许多成功的机会。

打工苦,一个月才挣110元

1973年,石磊出生在重庆市梁平县碧山镇清平乡的一个小山村,几公里的泥泞山路,将这个小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贫穷、落后是这里永恒的主题。石磊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因为家里穷,也因为这个封闭的山村里没有好学的风气,他只上了6年学就辍学了。1990年,刚满16岁的石磊做出了一个让父母吃惊的决定:去广东打工!这一年5月,他跟几个伙伴一起来到了广东深圳关外的沙井。

找了几天工作未果之后,一个在电子厂工作的重庆老乡找到他们,说:“我们厂现在正招工,只是一般只招女工,你们要想进去也可以,但我们主管要收介绍费,每人350元。”“350元介绍费?这不是打劫吗?”“每个月工资才110元,他却要收350元介绍费,我们要辛辛苦苦给他白干三个多月啊,他的心也太黑了!”大伙都神情激愤,纷纷表示宁可在外头流浪也不愿意交这天价介绍费。

“这介绍费我们必须交!”石磊斩钉截铁地说。在这几个同伴中,石磊人最小,但他头脑机灵,遇事也最果断,那些人反而都愿意听他的。只见他头头是道地分析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你们想想,如果不交介绍费,我们就不知道哪天才能进厂,进不了厂,在外面吃饭、住宿都得花钱,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说,我们都没办暂住证,如果被治保会抓住,那就更亏了。”大家见他说得在理,便都交了介绍费进了那家电子厂。

在厂里做了8个月,石磊他们的工资也由原来的110元增加到180元,虽然很少,可是比起老家一年干到头也很难见到钱的日子,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已是1993年,这时,做得好好的石磊却提出了辞职。主管不批,石磊很坚决,说:“即使拿不到工资也要走。”几个同乡伙伴也不理解,说:“在这里干得好好的,马上就能加工资了,为啥要走?”石磊这才说出了他的想法,原来他联系到了在深圳的一个表哥,他想去深圳市内打工。他跟伙伴们说:“沙井这地方太小,而且乱,在这里干没有什么出息。跟我去深圳市内吧,听说那里很繁华,机会也多。”同伴们还是不理解,说:“在深圳也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况且,我们如果就这样走了,这里的工资都拿不到,岂不是太不合算了?”可石磊坚持着自己的选择,还真被他说动了两个老乡,决定跟着他一起去深圳闯荡。

那时候,深圳市内还实行边防证制度,石磊他们没有,便决定徒步从凤凰山上翻过去,为了不被边防武警抓住,他们选择晚上11点出发。他们背着行李,就着稀疏的月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山道上。凉风习习,树影婆娑,似乎充满诗情画意,可他们的心情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他们离梦想中的深圳市越来越近,可心却是那么的忐忑不安,因为他们谁都无法预知,在那繁华的深圳,迎接他们的又是什么?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们顺利地翻过了凤凰山,虽然四处布满铁丝网,但早有偷渡的人将铁丝网剪了个大洞。石磊他们依次钻过了那个铁丝洞,双脚站在了深圳市区的土地上,这才松了一口气。石磊昂起头,信心满满地对同伴说:“记住,我们是爬着进深圳市的,我们要在深圳干出一番事业,昂首挺胸地行走在深圳市区的街道上!”

有舍才有得,放弃400月薪是为了赚4万

然而,深圳虽然繁华,可对于他们几个冒然闯入者没有显示出他们想象中的热情,因为没有文凭,他们很难找到工作。没办法,他们只好在石磊表哥所在的石场里栖身。

3个月后,他们进了一家手袋厂,工资比以前在沙井要高一些,每个月有三百多元,这相当于老家全家一年的收入。大山里出来的孩子,都不懂得计较,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因为他们觉得,在车间里上班,哪怕再脏再累,也比老家那日晒雨淋的农活要轻松不少。而他们的勤奋,上司也看在眼里,多次表扬他们,并且给他们加了工资。

可是,石磊天生就是那种不安份的人,几个月之后,他就觉得在工厂上班没有什么发展前景,虽然这份工资也还算不错,但还不足以改变自己的人生。于是,他处处留意身边的每一个机会。有一天,逢厂里放假,他同两个伙伴去外面买生活必需品,回来的时候,见一个包装材料厂招聘业务员,待遇是底薪加提成,他当即决定去试一试。可两个同伴坚决不同意,因为初来深圳市的那段流浪的日子让他们胆颤心惊,如今刚刚安定下来,他们实在不能理解石磊为什么又要折腾。这一次,两个同伴坚决不再跟他一起折腾了,石磊却一意孤行,坚持一个人去应聘。事隔多年,当石磊事业成功之后,两个仍在工厂打工的同伴回忆起那段往事,不无感慨地说:“我们都是农村出来的,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小富即安,所以一旦有个稳定的工作,就轻易不敢放弃,可石磊似乎天生就有一种闯劲,懂得放弃,也敢于冒险。”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哲学吧。

石磊进了那家包装材料公司做业务员,一切从头开始。上班的第一天,他就专门买来一张深圳市地图,好好地研究了一番。然后,他依照以前找工作时的老办法,一家厂一家厂找过去。很快,他发现做业务比找工作还难,那些门口的保安,对于找工作的人还能平和接待,可一听说是来做业务的,便露出厌烦的神色,厂门都不让你进,更别说让你见采购了。碰了几次钉子之后,石磊决定改变策略,从来不抽烟的他,花10元钱买了一盒烟装在口袋里,见了门卫就递上一根,一口一个老乡。果然,门卫在接过烟之后态度就好了许多,石磊又特别能侃,聊上几句之后就熟了,于是有些热情的门卫就会给他联系厂里的采购。半个月后,石磊终于接到了第一笔业务——为一家电子厂送打包装用的胶带。

功夫不负有心人,3个月的时间里,石磊磨破了两双鞋,脚底板都起了血泡,他的业绩也很快赶上了公司里的老业务员。3个月后,他的月收入就达到了400多元!然而,石磊在这家公司只做了6个月时间,公司就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他又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

创业,猴子掰玉米掰回个亿万富翁

公司倒闭了,其他人都急着去寻找新的工作,可石磊却冷静地考虑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几经考虑之后,他决定自己干!手头有现成的客户,这些包装材料本来也是从别人公司进货的,看起来好似万事俱备,他一个人也完全可以干!

“看事容易做事难”,石磊总算是明白了这个道理。首先让他觉得难的是没有车送货,以前业务员只负责接单,公司有专门的部门送货,可现在一切都要靠自己,为此,石磊买了一辆自行车送货。由于没有本钱压货,他每次都是在客户需要采购时,才踩着自行车去进货。有一次,一家工厂急着要用封箱胶纸,石磊二话没说,踩着自行车就去福田区进货,7箱封箱胶纸,自行车后座上绑5箱,两边还要各挂一箱。6月,深圳的太阳火辣辣的,他吃力地踩着车,近两个小时才把货送到客户手里。本来客户还想抱怨他耽误了时间,可是看到他汗流浃背,衣服上都留下一层盐渍,又不忍心,反而递给他一杯水。石磊十分感动,因为那是客户的理解啊。

创业伊始,石磊就是这么踩着自行车过来的。令他欣慰的是,他的业绩越做越好,每个月除去开支,能净挣800多元,这在当时的深圳,相当于一个白领的工资,这让当初跟他一起出来的那些老乡羡慕无比。

有一天,石磊给一家服装厂送货,一进那家工厂就听香港老板在大发脾气。原来,这家服装厂的开发部正在急着给客户打样,可缺少打样用的纸板。当时这些纸板还得从香港运进来,而货车在路上耽误了时间,才惹得老板大发雷霆。石磊出于好奇,便跟开发部的主管说:“让我看看你们用的是什么样的纸?或许我能帮你找到。”主管跟他很熟,于是便带他去了开发部,石磊看了那些打样板剩下的纸,说:“这种纸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啊,我在一家印刷厂就看到过。”开发部主管像是遇到了救星似的,说:“那你能不能帮我们找找?”

石磊为无意间找到的这个商机而激动不已,这明明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啊,既然没有人做,为何我不试试呢?石磊越想越兴奋,他当即决定放弃包装材料的生意,改行专做服装用纸。

1994年底,他正式丢掉了轻车熟路的包装材料业务,进军服装用纸行业。由于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业务进展得十分顺利。因为每一家服装厂都会用到这种纸,而且以前都是从香港或者台湾进口,成本高不说,还十分麻烦,于是往往石磊一上门推销,对方很快就接受了。加之那几年珠三角大发展,服装厂越来越多,服装用纸的市场也越来越大,石磊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1997年底,石磊将父母和兄妹都接到了深圳,并成立了公司,让亲人们帮助自己打理生意。而那时候,他已经将服装用纸的业务做到了珠三角,甚至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业务发展很快,到1999年的时候,他已经赚到了300多万元,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这时的石磊已经不满足于炒单来赚取中间的差价了,他要自己开工厂生产服装用纸!他的这一决定,立刻在家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家里人一致认为现在这样炒单利润就够大的了,开工厂要租厂房,请工人,还要管理,风险太大。可石磊还是顶住压力,在东莞厚街开设了他的第一个厂——亿星纸制品厂。他招聘了15个业务员,1个分卷师傅,几个杂工,从玖龙等这些大型纸制品厂买回半成品,然后进行分卷、加工,再送给客户。这比以前炒单的利润更高了,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厂,1999年的销售额就高达700万元!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石磊的服装用纸业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他分别在上海、北京、青岛、大连、深圳、顺德和福建开设了7家分厂,总销售额达到3.2个亿。

正当石磊的服装纸生意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所有的纸制品厂都交给属下管理,而他却集中精力进军内衣业!这一次,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都不理解他,甚至有人嘲讽他是寓言故事中那只掰玉米的猴子,到头来会两手空空。可石磊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他说:“我之所以进军内衣业,是因为发现了这个行业中巨大的商机,西方国家的内衣业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内衣文化,而中国的内衣业却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其中大部分女性对怎么正确穿内衣都不了解,更不用说文化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完全有信心颠覆这个行业,为这个行业带来一场革命。有人说我是那只掰玉米的猴子,但我是一只聪明的猴子,我之所以要丢下手中的玉米,是因为我发现前方有一个更大更好的玉米!”

石磊说得没错,他之所以丢掉手中的玉米,是因为发现了前方有一个更大更好的玉米。试想,如果每到关键的时候不懂得放弃,那么现在的石磊,也许还是电子厂的普工,大不了加了几百块的工资而已;也许他还在做他的包装材料生意,月收入多了个三两千而已。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一双手只能捉一条鱼。当你发现身边还有一条大鱼的时候,你是否会懂得把手中的那条小鱼放下呢?要知道,很多时候,小富即安的思想会让你固步自封,继而扼杀你许多成功的机会。而放弃眼前所拥有的,前方会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在等着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给老爸的快递
1爸妈离婚那年,我8岁。妈妈没要我的抚养权,她跟一个发达的同乡去了深圳。走的那天,我看到爸爸往她包里塞了一摞钱。妈妈流着眼泪不肯收:“我对不起你,更对不起女儿,家里总共就这点积蓄,你们留着吧,我以后会寄钱给昕昕的。”她说这话时,已经泣不成声

0评论2024-01-25137

陈志列:自主创新,有大雄心
49岁的陈志列,已是全球特种计算机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家。他的研祥集团拥有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实力,以及在几年内成为世界第一的雄心。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他和研祥要做“中国创造”的标杆……自主创新的梦想“赚到了钱,我们就一起开着越野车到西藏玩

0评论2024-01-2571

田沁鑫:我做戏,因为我悲伤
女导演田沁鑫永远是个谜,她的戏,她的人,她的个性、外表以至内心,常常如同魔方的不同侧面变化万端,而每一个侧面都闪烁着,让你痴迷,让你惊喜,希望走近但又距离着……那是第一次走进她的家,空旷的客厅顶部装置着几只大射灯,以为走进小剧场却一眼瞥到角

0评论2024-01-2580

王传福:谱写民族产业新歌
16载激情创业,比亚迪由一个20人的作坊式电池企业,成长为全球拥有20万员工,横跨IT、汽车、新能源三大产业。从最早的外租厂房到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长沙等地拥有11大工业园,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设分

0评论2024-01-2579

充满希望才有希望
和妻子离婚那天,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带着心爱的女儿离开自己,林志鹏回到只有一个人的家里,抱头痛哭。他们本是幸福的一家,但只因为夫妻俩都不喜欢做饭而产生矛盾,导致感情破裂,再次恢复单身的林志鹏现在不得不自己做饭了,而让他想不到的是,他以后的人生竟

0评论2024-01-2584

每个关注南科大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朱清时
成为校长时的朱清时已经62岁,他说,打动他再出山的,是这些年从未放下的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思索。“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也不敢跳车。去南科大,就是做实验。我把世界一流大学建校的理念和做法完全照搬过来,就是

0评论2024-01-2574

雨伞里的创业文章
杨开汉成功了,他的成功在于他知道,一张网,除了用它捕鱼,还可以用它来做网袋装东西;一把伞,除了用它遮阳档雨,还可以用它做广告。所谓物尽其用,发挥到极限,就一定能够比别人更有优势。曾经做过老师的杨开汉把自己创业的目光放到了制伞业上,因为自己原

0评论2024-01-2563

从小保安到亿万富豪
近日,爱特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副总裁冯奎低调现身武汉,和武汉几家知名企业老板商谈合作事宜,同时考察武汉市场,准备回家乡投资建厂。“见过白手起家的,没见过白得他这么彻底的。”朋友们都这样评价冯奎,欣赏他的智慧和胆量。出生山区农村,当过兵,干

0评论2024-01-2470

赚够了
张三是个农村小商贩,卖水果,倒卖粮食,贩卖牛羊,什么都干过,无奈本小利薄,没挣到什么钱,正寻思着有什么出路能让他大赚一笔,好混出个人样来。这一天,他那个在深圳打工的小学同学李四打电话来问他最近都在忙什么生意,还说打算返乡创业,张三劝他说如果

0评论2024-01-2472

打工的妻子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李店中学任教。过了三年,妻子也从乡下迁到了李店街上,开了一个小卖部。一家人能够团聚,日子也开始慢慢好转。1996年7月,我们潘塘镇三所中学合并为二所:潘塘一中、潘塘二中。潘塘一中为重点中学,从全镇选拔老师。由于在96年

0评论2024-01-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