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向水学习

2024-01-19 20:53490

地水火风,水是构成大千世界的要素之一,随处展现在眼前,有时水流动,有时水停蓄,老子看了就说:“最妙的就是水,它简直就是道!”孔子看水也激动地大叫:“水哉!水哉!”表示他内心美妙得难以形容的赞叹!

古人对水为什么如此崇拜?是发现水有哪些德行?望着天天见面的水,该学习哪些方面呢?

水供应万物是普遍而无私的,有了水,万物才生长;有了水,国家才安宁。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最有德行。

水处在大家厌恶的地下,一切污秽丢向它,它都默默承受。尽管是废水污水,它总要努力净化污秽成为洁美,它像善于教化的老师。

水有“去盈就卑”的性格,水愈大,处的地位愈低,海处在最卑下的位置,百川都归向它,它像一个有道而修养深厚的哲人,也像最重义气的“老大”。

水在悬崖绝壁上奔腾而下,踩落再深的坑谷,也不回顾,像果决于赴难的英雄,不畏粉身碎骨,真勇敢。

水流过去,不管有坑洞,有高坡,最后汪洋万里都安于一律平等,像法律。

水最柔弱,但持之以恒,竟滴水穿石。水缘着一定的理走,再小的地方也不放过,何处有缝隙,水就浸润透达,它明察秋毫,像一个智者。

千萦万折的水,不改变东向的决心,历险致远,就像不可劫夺的志向。水遇到堤防障碍,就安于规范,即刻把自己清静下来,仿佛随遇而安,像一个乐天知命的人。

滚滚的水是先流满一个坑洞再前进的,所谓盈科而后进,就像君子要循序渐进,不愿躐等。

水要有源头才不枯竭,盗一时虚声浮名的人,像大雨满集在沟中的水,没多久就枯竭了。

水是最清澈,最能辨别美丑,然而它广照万物,不分美丑,无物不照,心胸是十分宽广的。

水动的时候,有喷薄的景观,有汹涌的形势。凝凝然静下来又可以水天一色,波平如镜。无论动或静,水绝不止于外表的美观,而有君子般可乐的内涵,它那“周流无滞”的作风,像一个通达事理的智者,所以说智者乐水。

综合而言:沐浴众生,泽及万物,水最仁慈;扬清激浊,涤荡污垢,水最义气;柔而难犯,弱而克刚,水最勇猛;疏通江河,自戒盈满,而流于谦卑,水最智慧。水的德行如此,能不向水学习?

孔子在川上,忽然有所领悟,说了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想什么,丢下一个谜团给人猜?

有人说:水洸洸然就像“道”的无穷无尽!

有人说:流水一刻不停地逝去,如同时间的流逝,时间虽然无穷,但人生是有涯的,生命只是个泡影,所以要造就自己,孝顺父母,都要及时啊!

有人又说:孔子是在唤醒君子自强不息,昼夜不能稍息,像水不达到海,就绝不改变“万折而必东”的志向,不要像沼泽的水,无法行远;不要像途潦之水,无法持久;不要像横流的水,失其所归,要学习不舍昼夜的川流,梦着大海,自强不息,才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曾国藩和中国的家训文化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除却政治上功过是非的争议不谈,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的家训智慧。何

0评论2024-01-2586

孔子之死
孔子的年纪一天天大了。老天又不作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六十九岁上,他的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作为一个父亲,看见自己的儿子死在自己前头,心情总是很不好受的。七十一岁上,他的最得意的门生颜渊也先他而死了。颜渊名回,生活非常贫困,但是从不放松自己

0评论2024-01-2569

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说,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为什么争论呢?"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太阳就离我们远了。"孔子很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好像

0评论2024-01-2586

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

0评论2024-01-2579

微笑的微历史
◎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照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伍廷芳出使英国期间,曾作过一次精妙绝佗的演说。一位在场的英国贵妇人听得心花怒放,在演说结束后跑来与

0评论2024-01-2576

孔子笑解“真”字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弟子们到各诸侯国去推广儒家学说,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就像孔子自己所说的那样“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弄得灰头土脸,很是狼狈,自然也经常被人们笑话,可都被孔子一一给化解了。这天,走了大半天路的他们来到了一个地方,师生都感到

0评论2024-01-2566

不妨换一种思维
曾经有位叫于涛的石匠,手艺极好,人也很聪明。有一年,一家书院请他雕刻一座孔子雕像,用来放在书院的正厅。经过三个多月的精雕细琢,一尊慈爱智慧、祥和温润的孔子像完成了,前来参拜的人都惊叹不已。然而,没过几天,于涛就被书院请了回来。原来,老院长发

0评论2024-01-2473

子贱放权
子贱放权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

0评论2024-01-2480

人这一生,终要和自己的平凡和解
生而平凡,不必自卑《中庸》里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一直以来,我们被灌输太多关于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傳奇故事,内心对已平凡、平淡的日子,排斥或鄙夷居多。一提到未来,满嘴离不开“大咖”“巨擘”,格调低了,便感到惭愧,“上不了台面”

0评论2024-01-2459

撒尿成文
撒尿成文农村讲究结婚姑爷回门。老张一早起来犯了愁,姑爷是位大学生。一般人家姑爷回门,找一位村里体面人相陪。可姑娘打来电话叮嘱,一定找一位有文化的,不然丢面子。老张想了想,要说是有文化,还是养羊的李羊倌,而且还出过几本书!。酒桌上,姑爷拽文拽

0评论2024-01-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