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一束棉花

2024-01-19 20:28260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正上初中。那时正值对越自卫反击战全面告捷,不时有老山来的英雄报告团到学校演讲。什么“史光柱、蔡朝东、徐良”,灌满了耳朵,再刺激的打仗故事,也听得够了。

那天,学校大礼堂里又来了四个军人,其中,三个是男人,只有她一个小姑娘,眉清目秀,典型的南方女子,翠绿的军装衬得皮肤很白,虽然头发都塞在军帽里,我们仍能想像得出,一头披肩长发的她会有多么漂亮。

那三个男军人讲的全是千篇一律的慷慨悲壮,未能引起我们太多共鸣,我们一致等待她的演讲。终于,轮到她走上讲台,用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缓缓地、柔柔地开始了叙述。

她是广州军区某医院的护士,刚刚毕业,也许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她几次请愿,坚决要求上前线。领导开始还不批准,说她工作未满一年。她死磨硬泡之后,领导才终于同意了。

第一站,她被分到一个山顶的哨卡,为那里一个排的战士做卫生防疫。上山的时候,天下着小雨。老山属亚热带地区,终年湿热,十几天不见太阳都很正常,什么都是潮乎乎的。那里蚊子、老鼠的个头,不是内地人所能想像的,有“三只蚊子一盘菜,五只老鼠一麻袋”的说法。

山越爬越高,雨却越来越小,等到了山顶时,竟然停了。太阳,像隔着几层窗纱一样,雾蒙蒙地出现在天空。来迎接她的小战士情不自禁欢呼起来:“出太阳啦。因为今天来了个小姑娘。”

战士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平时缩在猫耳洞里,什么娱乐都没有,来了个姑娘,大家兴奋异常,让出最好最干的一片地方给她。争相塞给她各种罐头。

哨卡前几天刚经过激战,现在是战略间隙。有几个战士受了轻伤,她没顾上休息就给他们换药。轮到一个小战士时,她照例让他躺到临时搭的治疗床上。然后转身准备用具。等她拿着托盘再转回身时,发现那个战士已经睡着了。

猫耳洞太小,天气又热,战士们平时根本睡不好,再遇上阻击,更没休息时间。她仔细地给这位战士擦洗换药,动作尽量放轻。等到全部工作都做完了,这位战士也没醒,看着他年轻恬静的脸,她不忍叫醒他。

这时,长得五大三粗的排长闯进来,炸雷一样喊道:“别睡啦,后边还排着队呐。”小战士一个激灵,爬起来,迷瞪瞪地看着她,半晌才醒过味儿来,脸红红地跑出去。

她是这个阵地上唯一的女性,受到了空前的礼遇。每天三餐有人亲自端过来,甚至洗脚水都有战士给倒。她给他们讲故事,尽管她记得的故事也没有几个,连小红帽、狼外婆,战士们都百听不厌。她还给他们唱歌,上学时同学都笑她五音不全,而此时,战士们称她是“百灵鸟”。排长是老兵了,看生死就像看下雨一样平常。他对她讲:“我就不同意派女同志上来,打仗是我们老爷们儿的事,别看现在太平,炮弹随时会打过来,刚才还跟你聊天的战友,立刻就四分五裂了一一难过?你还有时间难过?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第二组炮弹打来之前,赶快拿个脸盆出去,把你战友的残肢捡回来。然后检查你的武器是否正常,准备回击。”

对于初上战场的她来说,这话听起来心惊肉跳。排长咧嘴一乐说:“别怕,真打起来,我会派人把你安全送下去的。”

不下雨的时候,她也会爬出洞,看看外面诗一样的山水。排长人虽然长得粗,心却很细,并不阻止,每次都派四名战士贴身保卫。而被派去的战士们个个都欢天喜地,像要去保卫首长。

几天后,她的任务完成,该下山了,战士们排列整齐地欢送她。她一个一个跟他们握手,这帮大小伙子忽然羞涩起来,只用三根手指轻轻捏捏她的手掌。她把自己所在医院的地址和电话写了一叠纸条,一个个塞给他们,说:“打完仗,别忘了到广州来看我,我请你们吃饭。”战士们不敢私自答应,齐刷刷地看着他们的排长,排长又是咧嘴一乐,说:“没问题,哪怕我们剩下最后一个人,也到广州去找你。如果……”他停了一下,还是笑着,继续说,“如果我们都‘光荣’了,我们会托人给你送去一束木棉花。”

这是她到前线待的第一个阵地,她很不舍地离开了。这以后,她又转战过好几个阵地,因为她工作细心、热情,每到一处都很受欢迎。也有几次赶上阻击,她终于直面战争。领略了它的残酷。正像排长说过的,难过?根本没有时间难过。她终于也能硬起心肠,踏过战友的尸体向前冲。

她立了功,受了奖。转回广州后方医院。每天都要收治很多伤员,工作很忙。有时,她走出病房,在奔往另一个病房的路上,会抬头看一眼窗外的天空,心中掠过一点思念,想念所有她去过的哨卡的战士们,特别是第一次去的那个哨卡。

仗时打时停,部队也轮番调换,她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有时想想,部队纪律很严,说去哪里,坐上闷罐车就走,怎么可能会放他们假来看她。渐渐地,也就不再幻想了。

一天,她正跟着主治医生查房,护士长找到她,对她说:“外面有人找你。”

“谁呢?”她挺疑惑。

“一个军官,指名找你。”护士长说。

她略一迟疑,转而心中一动,笑容立刻绽放在脸上。她奔出去,其速度让周围的同事们咋舌,想不到她这样一个文文静静的姑娘,跑起来劲头竟这么大。护士长笑眯眯地对大家说:“是男朋友,不信回来问她。”

她推开走廊的一扇门,看见尽头站着一个高大威猛的军人,她心中狂喜,快步走上前……突然,笑容在她脸上凝固了。

面前这个人,穿着一套崭新笔挺的军装,脸上的胡子精心刮过。但是,她不认识他,这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正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照着他刚毅的脸庞,还有他怀中抱着的,一束火红的木棉花……

她看着我们,一脸平静。大礼堂里鸦雀无声,连平时最顽劣的学生,此时都瞪大了眼睛。我们看见她斜跨半步,走出讲台,面向我们,行了一个军礼。她脸上神圣的表情让我分明感到,她面对的不是我们这群孩子,而是她所有牺牲的战友。

一瞬间,我的眼睛模糊了,望着她,仿佛望着一朵红色的木棉花,静静绽放。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阵地甘汁
六点钟,越军一阵猛烈的炮火弹雨,战壕里爬起来两个人——排长和我。我看着肩头渗血的排长。我顾不上其他战友的尸体,背上排长拎起85枪向芭蕉林隐匿。急穿入芭蕉林我放下排长蹲在地上残喘着,瞪圆了眼睛警戒着四周。望着硕大的芭蕉叶心情好多了,绿叶散发着

0评论2024-01-2587

熊班长和熊小兵:做桌子
熊排长要到咪咪岛视察,熊班长和熊小兵知道了,有点紧张。咪咪岛上没有桌子,熊班长和熊小兵把大树墩当桌子、石头当椅子。“如果请熊排长吃饭,连个桌子也没有,那太不象话了。”熊班长决定做个桌子。熊小兵爬上岛上唯一的那棵树,砍下几跟粗树枝,锯成几根木

0评论2024-01-2364

一起去站哨
一座大山把山的两边隔成两个世界。山那边是一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山这边是解放军部队的一个弹药库,沟深草密,人迹罕至。负责看守弹药库的是一个排,战士们极少有机会能够到山那边去看看,只能站在山上的哨位上,远远看着山那边的城市,想象着那里的

0评论2024-01-2251

那段不能说出去的事儿
事情发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县劳力齐上阵,到北大洼挖沟整方。二哥作为公社抽调的第一批民工,被安排在民兵三连的伙房,为连队做饭。在司务长的带领下,二哥随其他五名队员提前两天,来到离家百里的北大洼。这里村庄稀少,放眼望去二、三十里不见庄

0评论2024-01-2242

红军第三次过草地的悲壮轶事
01望眼欲穿的两千名伤病员、护理员1936年6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朱德、张国焘率军北进甘南岷州地区。6月下旬,李先念率89师和许世友率骑兵师为先遣,出发北上。接着,红四方面军总部发布《二次北上政治命令》。7月上旬,朱德、徐向前、董振堂分

0评论2024-01-2245

寻找正宗的新疆拉面
半年前,一个漂亮的南京女孩突然来到我们连部,说是来找我们连长的。连长当时就闹了个大红脸,询问半天才知道,女孩叫刘丽丽,是连长的家人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为他介绍的对象。也不知这个刘丽丽是哪根神经兴奋了,竟然只凭着一张照片,千里迢迢赶到了新疆这

0评论2024-01-2246

草原上的人狼大战
1971年10月,我成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37团6连畜牧排的一名战士。我们的战斗任务就是放牧,管理着一千多只羊和几十匹马。连队地处锡林郭勒盟北部,靠近边境,生活相当艰苦,但我们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干劲冲天。我们很快遭到报应。一天凌晨两点

0评论2024-01-2162

叫声哥哥泪花流
一口气速射十发子弹后黑脸排长开始挨个检查靶子上的弹洞。忽然这张黑脸往下一沉,面前一个靶子上的洞眼东一个西一个,他随即大声命令道:周小山,出列!队列中应声走出一名战士,黑黑瘦瘦,二十出头的样子。黑脸排长大声喝问到:周小山,你今天为什么打得

0评论2024-01-2049

退役上校当老板:我这样搞掂90后员工
如今的工厂,90后“农二代”不好管理,成了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和管理者的共识。有的老板不信邪,采用粗暴式管理,其后果往往适得其反。重庆老板张伯均也曾一度被90后“农二代”修理得焦头烂额,后来他竟模仿起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来管理员工;更搞怪的

0评论2024-01-2047

杀牛用步枪
河西走廊有个田牌村,田牌村地势险要,有驻军扼守。 70年代初,田牌村成立了民兵排,排长叫左汝春,左汝春虽不算什么大官,但由于上级给他配发了一杆步枪,他像长了翅膀,不知天高地厚。 这天,村上准备杀一头牛过节。通常村上杀牛,总是把牛赶至绝境,蒙

0评论2024-0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