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诗人萧三到海南岛儋县参观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当时这两个单位正值初创时期,条件很差,师生们一面开荒建房,一面上课学习。萧三为师生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动,提笔撰一句云:生产产诗歌,诗歌歌生产,热带作物区里作诗,诗情最热。
这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萧三将下联空着,并题附言:“希望有后来高明者对下联。”
事有凑巧,不过三日,郭沫若也来这里参观。他看到萧三的上联后,笑哈哈地大笔一挥,续了下联:“劳动动教研,教研研劳动,红旗照耀光中施教,教益通红。”接着他在下联的后面写到:“勉强成对,若萧三同志见此,尚笑我自居‘高明’也。”
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面色忧郁的姑娘。她叫李真真,因三次考大学落榜,加上恋爱受挫,于是决心“魂归普陀”了。郭老耐心地开导她,对她说:“这副对联表明你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过下联和横批太消沉了,这不好,我替你改一改,你看如何?”姑娘点头,郭改道:“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
姑娘听了感佩不已,心想眼前这位长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首长,便把自己的心事都倾吐出来。郭老听了,挥笔写一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昊。”下署:“蒲松龄落第自勉联”。
李真真仔细阅读,好像见到了楚霸王破釜沉舟大破秦军的壮烈场面,又好像看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一幕,还想到蒲松龄落第后意志不消沉而发奋创作了不朽杰作《聊斋志异》……这副对联不正是“事事难成事事成”的最好注脚吗?
姑娘请郭老为这副对联签上名。待郭老写上“郭沫若,六二年秋”几个字后,姑娘才惊喜地知道眼前这位首长就是大文豪郭沫若!她激动地表示要永记教诲,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李真真还大着胆子写了一首诗谢郭老云:“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竞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有人曾经称赞郭沫若是“一字师”,这还得从一个下联说起。
“天风海水白云间。”最后一个“问”字是平声字,可知是下联。这下联之所以产生,是广州有一处景点叫白云山,山上经常有白云飞绕,景致秀丽。在山上俯视全城,尽收眼底。有人到此游玩,雅兴大发,便写了这“天风海水白云间”的下联。上联呢?始终想不出好句子,也就作罢。
后来有人做了两块木板,悬挂在一座听涛亭上,一块板空着,一块板刻了上述的下联,意为征集上联,
1964年,郭沫若游白云山,看到这两块板,便问明原委。
他读了下联,稍一沉思,已然成竹在胸,随即说出上联:“旭日朝霞红雨乱。”
然后,又把原来下联的“天风海水白云间”的“问”字改为“闲”。这一来,便成了:“旭日朝霞红雨乱,天风海水白云闲。”
这样一改,用“闲”代替“问”,不但工整,而且生动活泼,真不愧是“一字师”!
苏东坡题联讽和尚
有一天,苏东坡来到了一座山上,看到半山腰里有座古寺,他就和随从来到了寺庙前。正想进去,一个小和尚拦住了去路说:“凡进庙者,每人都要交纹银一两。”苏东坡奇怪地说:“我游览过无数名刹,从未见过进门收受银两的。”小和尚无可奈何地说:“这是方丈的规
0评论2024-01-2584
老妪续对
清朝末年,四川有一个巡抚官,经常喜欢吟诗作对。有一次外出巡视,他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师爷、管家和数十名随从,来到了梁山(今重庆市梁平)的一个叫板桥子的地方。这里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板搭成的桥,故名板桥子。来往的行人都必须经过这座木桥。这天
0评论2024-01-2473
穷秀才撰妙联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泰安知县姜竹轩,是个贪赃枉法、心狠手辣的主儿。百姓们虽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奈何不了他。只有一个外号“王大胆”的穷秀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仗义执言,将一副辛辣的讽刺对联贴到了县衙门前的大街上:修竹千竿,横拖直扫,扫金
0评论2024-01-2468
巧对赠银传佳话
清朝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一日,他带了仆人微服私访来到两广郊区的一个村庄,看见一家人正在办丧事,灵车在前面缓缓而行,后面紧跟着一个穿孝服的妇女和她一双十来岁的儿女,娘与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伤心万分。张之洞上前询问,邻人们都怜悯地说:“这个女子
0评论2024-01-2350
周渔璜的生平简介 周渔璜的妻子是谁?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风度翩翩,文采过人的大才子,最后却娶了一位贫穷的跛脚女子为妻,他自己还挺高兴的,这是为何呢?周渔璜长得一表人才,再加上科举成绩又如此优秀,待他成年,便成为了当地炙手可热的的青年才俊,许多闺中小姐的梦中情人。一位姓贾的大财主
0评论2024-01-2352
石延年是谁?他在文坛上地位如何?
在唐诗的圣殿里,除了有诗魔、诗仙、诗圣、诗佛,还有一个诗鬼,也就是李贺。李贺的一生十分短暂,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然,这两句诗虽好,却不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来得绝,来得奇。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一出世,就闻
0评论2024-01-2356
神童董玘的生平简介 董玘有多厉害?
明朝弘治年间,浙江会稽出了一位神童,此子长到6岁就能作诗,他的神童事迹甚至惊动了当朝皇帝!这个神童名叫董玘,相传他长到5岁还不能开口说话,家人都以为他是个哑巴。6岁的时候,家人抱着董玘走到了泮宫,谁知一直安安静静的小董玘却突然伸手指着堂上的
0评论2024-01-2362
清朝状元彭浚的生平简介 彭浚的对联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彭浚的大才子高中状元,民间有很多关于彭浚对对联的故事。彭浚在衡州巡视时,查出当地有一家绸缎店是家黑点,表面上卖绸缎,实则背后在进行赌博以及嫖娼。得知此事以后,彭浚就写了一副对联来揭开这家店的真面目,即人情尽在两条腿,衣
0评论2024-01-2352
清朝状元林召棠生平简介 有哪些关于林召棠
清代吴川县出了一位状元郎,他的名字叫林召棠,是粤西唯一的状元。林召棠的父亲从小就对他管教甚严,是个严父,他最荣耀的事就是生出林召棠这个聪慧绝伦的孩子。可是某一天有人却告诉他,说他的好儿子林召棠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女子,林父听了气得吹胡
0评论2024-01-2353
唐代名相张九龄是谁?张九龄是如何妙对太守
开元年间,留侯张良的后人张九龄成为了唐代有名的贤相,被誉为岭南第一人,是开元盛世最后一个名相。民间传说其出生时就有异象,其母怀胎十月仍未分娩,一算命先生称:腹中胎儿乃非凡人物,因此地太小,容其不下,必须到大地方才能出生。于是张家只好迁到韶州
0评论2024-01-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