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2024-01-19 16:34170

我是1991年入伍的。新兵训练时,我的胸口被单杠碰伤,疼了一个多月,虽然贴了止痛膏,但也不见好转。那段时间,呼吸都很困难,但我并没有因此休息,跑步照跑,单杠照翻……按部队规定的训练要求去做,但是由于疼痛,我的脸上自然少了许多激情和兴奋。

其实,这点儿苦痛算不了什么,真正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我当新兵时的5公里长跑训练:起跑的时候,谁也不愿落后,都全力往前冲,刚跑100多米,我就气喘吁吁了;到300米时感到呼吸紧张,气不够用;到500米时,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每向前迈一步,都要凝聚全身的神经去指挥,整个思维就在大腿上,生怕哪条腿突然跟不上来。别人都在跑,自己也不能落下。跑步过程中,倘若有一名士兵腿发软,蹲下了,就会有班长或老兵过来拉着他跑,一个人拉不动,就会过来两个人拉,两个人拉不动,第三个人就会在后面推着他跑。我有过这样的一次体会,越是被人拉着推着,就越有依赖性,很难受,体能水平也得不到提高。从那次以后,我再也不让人帮扶了。这个时候,我总是利用呼气的机会念叨着“挺住”、“挺住”,600米、700米,当坚持到800米的时候,腿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有劲。因为越过了第一个极限,腿的力量稍微大了一点儿,但是呼吸还是跟不上,总感觉嘴里面有唾沫要吐,到后来呼出来的气都变成泡沫了;又过了一个极限后,大脑一片空白,基本不能思考,眼前也看不到什么景色,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往前跑、别摔倒……”因为我知道,摔倒后,可能就再也站不起来了,所以,即使摔倒也要往前爬。

部队里白天训练都很辛苦,晚上站岗放哨也不轻松。在睡得最香时突然被人叫起来,头都是痛的。而且,十多个人同住一个房间,每晚要叫6次哨,如果有点儿心事睡不熟,或者遇到哪位叫哨声音大一些的,就得被吵醒好几次。我被叫起来站哨的时候,头也很痛,但我找到了一个克服头痛的方法,因为我们连队里在比赛五位数的滚加减法,我就利用站哨的时间锻炼滚加减法,最后在比赛的时候,我以绝对优势拿了第一名,这也算是一种苦痛中的安慰吧。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在部队真正辛苦的还是徒步拉练。拉练一般每天行军五六十公里,持续10天,每人负重四五十斤。拉练的第二天,一部分人的脚就开始打泡,打泡的地方一落地,就胀痛,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针尖上一样。那些缺乏锻炼、缺乏经验、体质较弱的,第三天早上一起来,会感到有些绝望:因为两只脚都动不了了:一只脚打了很多泡,另一只脚因为第二天的偏负荷行走,脚踝肿胀,此时,只好用绷带缠着脚,脚不方便了,就用腿的力量,用大腿带动小腿前行,这个姿势很难看,说是走动,不如说挪动、搬动更准确一些。这以后的行程,近乎麻木了,每到晚上都瘫在那里一动不能动。揭纱布是刺骨的痛,上完药还得继续走。这样一直走10天。10天下来,有的战士的腿差点“报废”了。我们部队的一位连长,由于患骨膜炎未能痊愈,他在第二天行军中,就开始向前“挪动”了。但是,无论别人如何劝他停下来,他都不听,他就一句话:“我是连长!”结果,连队胜利完成任务,但他的那条腿也差点“光荣”了,到一五○医院住了半年才保住。其实,拉练的过程中,后面一直都有收容车跟着,谁走不动了,都可以坐到车上。但是,没有哪一名官兵愿意上车,因为那辆车叫收容车,是军人的耻辱;倘若你投降了,就是全连的耻辱。

拉练,不仅仅是走;走是最基本的,还有近似实战的“打、吃、住、藏”等重要的内容,比如说“吃”,在行军五六个小时、饥饿难耐时,终于盼到了就地野炊的机会,可是,正当米饭飘香,诱人的香味一阵阵地往鼻孔里、胃里狠劲儿钻时,空中突然升起了信号弹,这时的信号一般都是“此地已被敌人发现,立刻转移”,军令如山,信号就是命令,此时,大家统一的动作就是迅速打起背包出发,这也是一种训练,叫做“耐饥饿训练”。

部队上有句话叫做“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因此,部队上所有的活动都在比拼。吃饭比谁吃得速度快;走路比谁走得快;训练看谁做得标准,既快又好;工作看谁的效率高;就是开会,还要比谁坐小板凳坐得直……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描述的现状是真实的,如果说虚构的话,那上面吃苦反映的不够。我们的士兵生活比他们艰苦,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比他们少,训练强度比他们更大,“许三多”这样的情况比他们更多,至少在我的老部队“铁军”是这样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比拼,比拼多了,战士的激情提高了,军队的生活就显得井然有序,充实多彩。

我这样讲,在五十四集团军野战部队当过兵的都知道是真实的。就拿板凳为例。一个连队70多个人要开会了,大家要做得整齐划一,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小板凳放整齐,没有当过兵的要瞄线,一个一个地放。部队不是这样的,部队放板凳听声音。70多个人放下凳子只有“啪”一个声音,如果一个人放的速度比其他人放的快0.1秒或者慢0.1秒,就会出现两个声音,就是放得不整齐,要重新来。哪个连队放得齐,就说明哪个部队作风好,说明其他工作也开展得好。在部队,这样的集合每天都有几次,每次都是这样。

部队形成了步调一致的习惯,形成了严格要求自己、绝对服从的习惯,形成了把自己遇到的小困难丢在一边,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习惯。比如开会时,有人嗓子痒,要咳嗽;有人头皮痒,想挠头;有人本子掉了,想弯腰捡本子。但是在部队没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当然也有嗓子痒、头皮痒的时候,但是他们形成了严于律己、克服困难的习惯,开会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这就是部队的作风。

这是我的老部队真实的写照,没有丝毫的夸张。部队训练这么辛苦,你会担心战士能不能挺得住,会不会有逃兵。事实上,部队有其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能让每一名军人经常保持激情和斗志。个别的一时坚持不下来的,连长、排长、班长都会及时靠上去,从生活上、身体上、心理上关怀和帮助。其实,班长每天要比新兵睡得晚一些,会给身体不适的同志替哨,在半夜时,经常帮战士掖被子。因此,现在在部队里,红军精神一点儿也没有丢掉,而且形成了习惯,形成了品格。你仔细看看在这个大学校中历练过的人,就会发现,这种精神,这种品格,代代相传。红军过去的挎包、水壶仍然在使用,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仍然没变。

当下,连队的经费异常紧张,说了你可能不信,一个连队70多人,每月的杂费开支仅有一百多元。夏天蚊虫多,买十多元一瓶的“灭害灵”都是奢侈品。连队从外面买回来的扫把都要重新认真地捆扎,使用时要倍加爱惜,就是这样用的只剩下扫把头了,还舍不得丢掉。外出办事,一般都是步行,连队有一辆人力三轮车拉菜用,一辆自行车连长、指导员、司务长用。战士能骑上自行车就是一种幸福。要是坐车,车费只能自理。不能因为经费紧张了,工作标准就降低,完成任务照样很坚决,没有任何借口,我们的部队就不许有借口。

以前在部队时,我总认为大家天天训练,做的是苦力工作,学的是不实用的思想理论,与老百姓相比显得木讷一些,呆一些,傻一些。那时我们都担心自己傻乎乎的,转业后怎么办呢?然而回到地方后,发现地方很欢迎我们这种傻,他们青睐忠于本职、能吃苦、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交给任务掉皮掉肉也要完成的品质。当我创办了郑州天宇饲料公司,我更加感觉到这种“吃苦的”、“空洞的”思想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部队的那种木讷、傻劲叫韧劲。有句话说“做人要厚道”,从“铁军”部队出来的人都很厚道。从“铁军”部队转业的军官,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出色的表现。正因为有这样的感受,我招了很多从部队转业或退伍的人,他们来到公司之后,所创造的业绩与其他员工整体来讲,要突出得多。

在我的老部队,随便拉出来一名军人都是“铁人”,都堪称英雄。

【作者简介】

叶传林,湖北枣阳人,1991年入伍,1997年毕业于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2004年转业,辞去国家公务员职务,发明了平衡蛋白新型饲料,创办了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和郑州信念图书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并任河南省经济合作总会副会长、河南省助残济困总会副主席、河南省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等职。有发明三项,出专着四部,向灾民和社会捐款数百万元。被评为河南省“三农”十大新闻人物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皇帝为何不信任岳飞
坦荡迎来黄金岁月公元1133年秋,皇帝赵构将岳飞召到首都,亲自书写“精忠岳飞”4个大字,制成锦旗赏赐给他。同时,要在京城为他建造府第。岳飞辞谢说:“敌未灭,何以家为”(大敌未灭,要家干什么)为此,皇帝赵构相当满意,很亲切地征求岳飞的意见:“

0评论2024-01-25104

朱元璋义气赢天下
朱元璋的江湖义气,在许多史料和传记作品中都有记载。吴晗先生在其《朱元璋传》中,曾经对此绘声绘色地作过描述:朱元璋少年当放牛娃时,有一次,他与同村的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一干小伙伴,在山上玩饿了,又找不到吃的。于是,朱元璋提议,将自己替人家放牧

0评论2024-01-25127

解密:长征途中怎样吃“年夜饭”
2月3日(大年三十)清晨,浓雾笼罩着川南一带。至晌午,大雾散去,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熨帖的暖意让大家一扫连日的阴霾和低落的情绪。在冬日暖阳下,官兵的精气神都自觉提升了不少。部队行至叙永城外营盘山时,阳光恰好,而这营盘山上有一片橘林,又时值

0评论2024-01-2597

揭秘:朱德为什么身经百战却身无片伤
打游击的专家朱德是打游击的专家,在不断的实践中,他总结出“秘密,迅速,化整为零,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一套与众不同的战法。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朱德身强力壮,所以能和士兵们一起生活,与他们密切接触,从而得到了他们的信任。朱

0评论2024-01-2580

大雪挫败苏军摩步师
1939年11月30日,面对桀骜不驯的芬兰,苏联不宣而战。凭借人数和武器上的绝对优势,苏军一下子就突破了芬军在边境线上的多处防御地带。当时,克里姆林宫设想对芬作战只需7天时间。因此,所有部队都没有准备冬衣,大量汽车也没有防滑链。然而,芬军早

0评论2024-01-25164

神枪手安德烈
一、钢铁怪物1941年7月的一天傍晚,安德烈像往常一样哼着小曲,扛着猎枪,从山上打猎归来。安德烈是高加索人。祖祖辈辈都在高加索山脉耕作、狩猎。眼看再翻过一座小山坡就到家了,这时,安德烈忽然听到村庄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噪杂声,他连忙冲上山坡,躲在

0评论2024-01-2586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

0评论2024-01-2574

周恩来三次争取胡宗南
民族支队虽仅存5年,但它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在人们的心中却是难以磨灭的。我军曾经在云南边防一线组建两支民族部队。这两支部队虽然只存在短短五年多时间,却深深地烙在边疆各族人民心中,为我军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以至十多年后,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仍上书

0评论2024-01-2589

新兵训练下马威
入伍那天,爸爸送我到松山火车站,和其他新兵一起在那边集合,准备搭火车到新竹的新兵训练中心。没想到数千粉丝跑来送行,在火车站那儿一直伤心痛哭。离别的气氛笼罩着车站,她们一看到我就蜂拥而上,整个新兵送行场面混乱极了。就这样,在一片高低起伏的哭声

0评论2024-01-2582

小土豆,大财富
小土豆,大财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J.R.辛普洛特偶然得知前线的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他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马上贷款买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两家蔬菜脱水工厂,专门给前线部队供应脱水土豆。两年后,纽约有一位化学家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辛普

0评论2024-01-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