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张国焘生平简介

2024-01-19 11:134580

张国焘(1897年-1979年)字恺荫,又名特立,笔名和化名有:张特立、特立、张彪、凯音、张特、天师、国焘、焘等。俄文名字: 阿莫索夫。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8年被开除党籍。

1897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二十日)出生在今江西省萍乡市(旧时称县)上栗县金山乡山明村。童年时代在他父亲的好友廖石溪先生所办的私塾里与十几个孩子读诗书。

1908年,张国焘来到萍乡县县立小学读书。

1912年,张国焘来到由萍乡县县立小学改成的县立中学继续学习。

1914年,张国焘因为替“违纪”的同学辩护,受到舍监要开除他学籍的威胁,便离开萍乡中学,到南昌心远中学就读。心远中学是由着名教育家熊育锡创办的一座学校。学校主张崇尚科学,反对守旧;注重西学,反对八股。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张国焘“越过了攻读经书的范围,开始来敲近代知识的大门”。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为理工预科一年级第三班的学生。

1919年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人之一,被推为北京学生联合会讲演部部长,并经常深入工人群体进行演说。此后一段时间积极筹备并进行长辛店补习学校的讲演(对象为工人),为以后的工人运动打好了基础。

1921年年底参加莫斯科的远东劳苦人民大会,见到列宁。

1922年7月在中共二大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3年2月领导组织了着名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上,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

1924年1月出席国民党一大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1924年12月中旬,率领了一个数约十人的铁路工会的代表团到天津去探望抱病的孙中山,并与李大钊二人代表中共与北京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组织一个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以汪精卫为首),商讨孙中山在北京病危时的相关决策。

1925年1月在中共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并任中央工农部主任。

1926年后,面对国民党右派排斥、打击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的阴谋活动,他执行妥协退让政策。

1926年底,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

1927年7月陈独秀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职,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训令”改组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张国焘、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周恩来,后补入瞿秋白为成员的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同年7月,他受临时中共中央委托赴南昌贯彻中央决议,但张国焘不愿意去,仍对张发奎抱有幻想。

1928年赴苏联参加中共六大,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留驻莫斯科。

1931年初回国,党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会议在米夫的操纵下,1月1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到鄂豫皖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他在鄂豫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并主持开展错误的“肃反”。

1932年10月撤出鄂豫皖苏区后,带领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与川陕边党组织创建川陕根据地,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为了统一指挥两大方面军作战,中共中央召开了着名的“两河口会议”,会议决定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中革军委副主席。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并通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

中央红军在延安建立并巩固了根据地之后,南下期间损兵折将的张国焘被共产国际命令取消其“第二中央”,张被迫带领红四方面军和任弼时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一同北上,1936年10月在甘肃静宁县将台堡(今属宁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会师之后张即被边缘化,被剥夺了军权并遭到批判。

1941年起任国民参政会第二、第三、第四届参政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署长。

1948年6月在上海创办《创进》周刊,继续进行反共宣传。同年11月去台湾。

1949年转居香港。

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曾经写作《我的回忆》。

1979年因病去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提秘:谁是红军队伍中唯一的女将领
张琴秋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介绍我军各个历史时期重要将领的《解放军将领传》中,张琴秋是其中唯一的女性。权威的《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也认定张琴秋是红军唯一的女将领。在红军中,张琴秋并不是唯一的女性。如还有邓颖超、蔡畅、刘英、贺子珍、钟月

0评论2024-01-2585

红军长征为何从未中过埋伏
在万里长征途中,红军时时被敌人重兵围追堵截,却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的情报。当年红军电台有一条基本要求:“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遇到危急关头,首先砸电台毁电码。

0评论2024-01-2566

难忘的“七千人大会”
四川绵阳地区参加这次会议的共有44人,当时由中共绵阳地委第一书记李林枝、地委书记范艾带队。当时我认为自己年纪轻、资格嫩,做梦也没想到我能有幸参加这样的重要会议。我听到这个喜讯后,心情非常激动,竟然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

0评论2024-01-2585

解密:长征途中怎样吃“年夜饭”
2月3日(大年三十)清晨,浓雾笼罩着川南一带。至晌午,大雾散去,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大地,熨帖的暖意让大家一扫连日的阴霾和低落的情绪。在冬日暖阳下,官兵的精气神都自觉提升了不少。部队行至叙永城外营盘山时,阳光恰好,而这营盘山上有一片橘林,又时值

0评论2024-01-2593

饱尝冤屈的红色女特工关露
关露的外祖父是一位没落的封建官僚,由于赌博赢了钱,输家没钱还债,就把自己的女儿徐绣凤嫁给了他的儿子胡元陔。之后,胡元陔的两个女儿胡寿楣、胡寿华相继出世,这就是以后的关露和胡绣枫,关露是胡寿楣在开始文学创作时用的笔名,胡绣枫是妹妹为了纪念母亲

0评论2024-01-25116

朱德元帅生命中的最后岁月
核心提示:从生命垂危中被抢救过来的毛泽东,静卧在病榻上。这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华国锋赶来向他报告了朱德逝世的消息,毛泽东嘱咐华国锋一定要妥善料理朱德的丧事,并感叹:“‘朱毛’,‘朱毛’,不能分离。现在朱去见马克思了,我也差不多了!”康克清让

0评论2024-01-25171

古代如何治理“公费旅游”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自秦汉时期起,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要的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驿站的建立,为公文传递和官员出差提供了方便:一是免费使用车船

0评论2024-01-2573

不是人人靠“拼爹”
我一直在讲两个笑话。第一个,我说我很小就失去了“拼爹”的机会。别人“拼爹”,他首先得有爹。父亲在我8岁的时候——1976年,就去世了。母亲把我们哥俩养大。我哥哥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我是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我考大学的第一志愿是北京广播学院,

0评论2024-01-2558

毕福剑,成功没有偶然
少年时代的他虽然长相平平,但拙外慧中,多才多艺,经常参与乡里的文艺表演。有一年来乡里接兵的人看中了他的表演天分,他幸运地入伍了。在部队,他踏实能干,表现出色,但仍免不了退伍。此时,他已26岁,一无所有,意志消沉。与一名战友在青岛的街头闲逛,

0评论2024-01-2590

越沧桑,越辉煌
孙红雷出生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一个破旧的俄式老洋房里,家里穷,28平方米的房子里,住着父母、爷爷、叔叔和3个孩子,六七个人一个挨一个睡在吊铺上。父母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应付一家人的吃饭问题。有连续5年,每个月末妈妈都要到邻居家借10块钱维持家用,

0评论2024-01-2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