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孟母的四个传说故事

2024-01-19 10:26330

至少在中国,母亲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要,传统社会就这么认为的。比如孔子,比如孟子。

尤其是孟子,在汉代,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这些传说反映出儒家的一些价值理念和立场,但未必是史实。东汉时,赵歧为孟子作注,谈及孟子,连他的字都不清楚了,“字未闻也”;何况其父母。大约都是汉代人好心作出来的伪史。

很多人都知道的是“孟母三迁”,旨在说明环境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另有“孟母断机”,也是教育孩子要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那么,不甚为人所知的,还有所谓“买肉啖子”一事。出自《韩诗外传》。说是邻居杀猪——有人说不是曾子杀猪。不止曾子杀猪,孟家的邻居也杀猪的——说是邻居杀猪,孟子问,他们干嘛杀猪?孟母随口说,杀了给你吃的。说完就后悔了,心想,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目的就是“胎教之也”——现在流传的所谓“胎教”,就是出自这里——现在这样,不是教之不讲信用吗。于是到邻居家,买了肉给孟子,以实现诺言。其实跟传说中的曾子杀猪讲的是一个道理。两事同源,也可证其伪。

第四个传说,知道的人就更少了,也自出《韩诗外传》,另见于《列女传》,一般称之为“孟子出妻”。说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家,“踞”,就是说在家一个,蹲着。上古时候,中国人一般是“跪坐”,蹲是很礼貌的行为。孟子见了,出来跟孟母说,妻子“无礼”,要休掉她。孟母问为什么?孟子说她竟然“踞”。孟母问,你咋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孟母就说了,这不是你妻子无礼,是你自己无礼。礼书明明白白说,“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意思是说,进大门前要喊下有没有人在家,进屋子前要敲敲门什么的,让人知道你要来,不要乘人不备。就算是夫妻,也要如此,所谓相敬如宾嘛。孟母就说,现在你进入到家里很隐私的地方,一声不吭地进入,还看到人家失礼的样子,这是你的不对了,是你失礼在先。孟子很自责,再也不敢提休妻的事儿了。

孟母真不简单,深明大义,如把意义引申一下的话,就是孟母深知不能陷人于恶,就好比你明明知道有些东西人情所不能免,你不能制定个办法禁止他,因为这是刻意侵害啊。

儒家跟法家的大不同,其一就是法家“政作人所恶”,而儒家则温情得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

0评论2024-01-2568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以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

0评论2024-01-25159

孟轲智谏齐宣王
孟轲智谏齐宣王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活很是困苦,应该批评齐宣王一番。但齐宣王是个爱听奉承话的国君,如果说他不爱护老百姓,准会被他轰出

0评论2024-01-2496

开场白定成败
演讲的成与败,开场白最关键,精彩的开场白能把人的注意力快速吸引过来,唯此,才能认真倾听你所要讲的具体内容。美国著名黑人律师约翰·罗克勤在一次演讲会上,听众都是白人,作了一场《解放黑人奴隶》的演说。一上台,他就笑着自嘲:“女士们、先生们:我来

0评论2024-01-2471

孟母教儿
孟母教儿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后世称他为“亚圣”。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子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艰苦度日。当初,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块坟地,他经常看到埋葬死人的事,几乎天天都有人到那儿去上坟,烧纸,摆供品,孟子看

0评论2024-01-2468

苑囿嫌大
苑囿嫌大春秋时期,齐宣王在位时,沉湎于声色犬马,成天飞鹰走狗,到处围猎。有一天,伟大的政治家孟子来到了齐国,宣王接见了他。宣王问孟子:“寡人听说周朝时文王也喜欢打猎,听说他的猎苑足足围了70里,究竟有没有这件事”孟子回答:“史书上是这么记载

0评论2024-01-2467

楚童学齐语
楚童学齐语战国时期,孟子发现宋国的朝廷里有不少奸臣小人围着国王转,给国王出了不少坏主意,把国王弄得晕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孟子对这一现象非常反感,多次想找机会劝说国君,但是一直苦无机会。这一天,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你想让你的国王学好吗

0评论2024-01-2456

中国历史人物排行榜:最有影响力的100位
本篇是对中国历史的人物进行分析,依据自己的见解和历史知识笼统为之,所列出的仅仅是我个人心目中认为较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历史人物。纯属自娱自乐,望请网友批评指教!在这里不涉及对人物的功过和定论,只对其人在历史的影响力进行评说,并用最少的文字

0评论2024-01-23103

明开国将领孟善简介 孟善怎么死的?他到底
孟善是明朝初年开国将领,早年的时候投奔明太祖朱元璋,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成祖住地方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又投奔朱棣,因此成为朱棣登基的大功臣,他的远大目光,使得他得以善终结局。孟善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实际上他来头不小,有着很高的出身,

0评论2024-01-2352

淳于髡的生平简介 淳于髡和孟子的故事
淳于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也是当时把孟子刁难得无话可说的人。淳于髡这个人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打哑谜,另一个就是和人辩论。淳于髡口才很厉害,儒家的亚圣孟子差点在他手上吃亏。现在临淄都还流传着一句民谣说的是:孟子遇见淳于髡,吓不死也发昏。事情是

0评论2024-01-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