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李书不会弹琴,可他每天都跟琴打交道,掌管着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加工企业,实现了他成为“提琴之王”的梦想。
28岁那年,出身农民的李书当上了江苏泰兴市溪桥镇镇办乐器厂的厂长,专门给上海提琴厂加工弓杆、琴头等零部件。为了更好地发展,他想方设法和上海提琴厂搞起了联营,借助对方的技术、资金、市场,乐器厂才渐渐能独立生产出整套提琴产品。要知道,小提琴的制作难度非常大、工序相当繁杂,一把琴做出来得经过180多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有差错都会影响小提琴的质量,自己的小企业终于能生产出整套的提琴产品,李书感到很自豪。目光投向了国外,李书对各部门的考核也非比寻常:他规定各部门每个月必须上交一定数额的罚款,同时对质量过关的给予翻倍的奖金。管理人员因为有“罚款”的考核任务,要不断在工作中挑毛病,是真正的“鸡蛋里挑骨头”。工人担心受罚,都会努力做到最好,尽管如此,管理人员依然能找出各种各样的毛病。按照制度,产品一旦找出毛病,工人一天的活就白干了。
那一年,李书好不容易拿到了加拿大一份大订单。可产品发出去不久,却出现了变形、开裂的问题。经过检验,是在材料处理上出了问题。这次失败,李书赔给了对方二十多万元,相当于他们当时厂里半年的收入。想赚大钱的李书,遭遇到了他办厂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
挫折最易让人开悟。李书没有白白交学费,二十多万元为他换回一个心底明亮:厂里的职工大多都是些没受过什么培训的农民,他们虽然有精湛的手上功夫,却因为没看过好东西,而无法做出好东西来。要想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得请高人指点。
于是,李书决定去找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制作家郑荃。
李书和郑教授联系上后,说自己想到教授的工作室去看看,教授爽快地答应了。亲眼看到郑教授精刻细雕的小提琴后,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请到郑教授当技术总顾问。为此,他隔一段时间就到北京拜访郑教授。直到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才鼓起勇气发出邀请,请郑教授到自己的企业去看看。
郑教授欣然前往。一家小企业一年生产几十万把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却因为一把琴只能赚一元钱,投入与获利完全不匹配。这样的现状令郑教授心绪难平,他破例答应了李书邀请他担任技术总顾问的要求。从此,因为有了郑教授坐镇,厂里提琴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
2002年年初,一家美国公司传来一份订单,要订购95把琴,但95把琴要的是95种样式。这是一笔赔钱买卖:六十多个模具要新开发,很多新品种得边摸索边做,而且,一个品种只做一把琴,对于搞流水化生产的企业很不划算,所有人都觉得这份订单不能接。李书却力排众议:“做生意哪能宗宗不亏本?用亏本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满意,等于在为自己的未来开辟财路。”
在李书的坚持下,厂里如期赶完了这宗亏本的订单。后来,这家美国公司果然主动与李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而且,每年的订货量都在增加——到现在,李书创建的江苏凤灵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制造企业,小提琴的生产量占到了世界30%的份额,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王国”。
不是将弓放在小提琴上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小提琴的发音跟制作时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大的关系,每一个零部件都可能对音符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仔细想来,李书所走的每一步,都像是他做琴的一道道工序;李书所做的每件事,都像是他琴弦上的一个个音符——而他成功的旋律和人生的美妙正是源自他的每一步、每件事!
致命魔琴
致命魔琴 这把小提琴辗转数个国家和地区,曾现身过三次,每一次现身就会有跟小提琴相关的人神秘死亡。现在小提琴是第四次现身了…… 南非赫赫有名的钻石大王胡贝卡,身家有数亿美元。尽管胡贝卡是个商人,但是他却喜爱艺术品
0评论2024-01-26107
大提琴家拜师记
卡萨尔斯被认为是上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大提琴家。15岁那年,他在西班牙皇宫完美地演奏了48首赋格曲,赢得了王公贵族的极高赞誉,被皇室赠予两年的奖学金。可不久,卡萨尔斯就厌倦了这种奢华散漫的生活,决心去比利时求学。父亲不理解他的决定:“在这里你可
0评论2024-01-2568
每天只有5分钟
著名音乐家王健,4岁就随父亲学习大提琴,9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王健10岁时,美国著名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访华。斯特恩将王健的演奏摄入名为《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的大型新闻纪录片。该片于1981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在
0评论2024-01-2583
取信游戏
“听说你打算洗手不干了,”秦康说道,一边用硬邦邦的手掌把下巴上荒芜的胡须蹭得唰唰作响,“我的意思是说,虽然这可能算不上是终生事业,但你才入行不到一年,今年也才三十岁不到吧?”“确切地说,是二十六岁零三个月。”我纠正他,就像前阵子提醒他妻子的
0评论2024-01-2447
魔琴血光
魔琴血光南非赫赫有名的钻石大王胡贝卡,身价数亿美元。他的最大爱好是艺术品收藏。胡贝卡在一次古董拍卖会上以850万美元的天价拍得一把名贵的小提琴,令众人瞠目结舌。可是不久,一家报纸刊登了一个匿名男子写来的信,他声称那把小提琴是把魔琴,会给拥有
0评论2024-01-2455
赞扬的魔力
赞扬的魔力日本著名的教育家铃木找到了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最佳教育方法后,每年能培养700个与莫扎特同龄水平的小神童。一下子,他在日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一天,一位年轻的母亲千方百计地找到铃木,跟他说:“你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小提琴家,而我的
0评论2024-01-2464
生命的姿态
我有一张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以下简称帕尔曼)的小型海报。那是一张帕尔曼专注拉小提琴的半身特写,他精神昂扬,完全看不出小儿麻痹症留下的腿部残疾。十多年前,他来广州参加一场音乐会的演出,坐在台下的我,先是被他拒绝旁人的帮助,拄着拐杖艰难
0评论2024-01-2349
匆忙中,错过了什么
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地铁站里,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钟左右。他前面的地上,放着一顶口子朝上的帽子。显然,这是一位街头卖艺人。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卖艺的小提琴手,是约夏·贝尔(JoshuaBell),世界上
0评论2024-01-2365
迂回的智慧
路易斯·施波尔是德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18岁时,他来到柏林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当时,乐坛都流行用一根重达10斤的铁棒指挥,指挥师和着节拍,用铁棒击打地面,发出“砰砰”的巨响,以引领整个乐队的节奏。因为那铁棒实在太沉,一场
0评论2024-01-2349
未经雕刻的钻石
挪威小提琴家欧雷·布尔从小非常喜欢拉小提琴,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拉小提琴上。当欧雷·布尔第一次开始巡回演出时,米兰一位报纸评论家在报纸上写道:“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说他是一颗钻石的话,它还处于粗糙、未雕饰的状态。”欧雷
0评论2024-0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