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在平原君那里当了三年食客,秦国围住了邯郸,平原君想从千儿八百食客里挑选20个“有勇力文武备具者”到楚国去游说求救,“合纵于楚”,选了19人,想凑个整数,硬是想不起来凑谁。此时毛遂便自告奋勇,平原君还是有点不相信他,问他在这里几年了,毛遂说已有三年,平原君说:“你在我的布袋里三年,是锥子应当早就刺破布袋显露出来了,可是你一直没露出来啊。”毛遂说:“我今天就是要请求你把我放进你的布袋。”平原君见他如此说,于是把他凑了个整数,同意带他出使楚国。结果,毛遂不辱使命,在平原君结结巴巴、不得要领向楚君陈述得夹缠不清之际,毛遂抱剑上前,巧舌如簧,舌灿莲花,以雄辩的口才说服楚王联赵结盟,共同抗秦。
毛遂这样露了一手,世人一定想当然地认为他此后一顺百顺。其实不是,毛遂在他自荐之后没满一年,就死了。
公元前256年,燕国趁赵国大战方停之机,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派谁挂帅出征以御强敌?赵王便想起了敢于自荐的毛遂,欲提拔毛遂为帅,统兵御燕。毛遂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赶忙到赵王那里去,不是去“推荐”自己,而是去“推辞”自己:“不是我怕死,是我德薄能低,不堪此任。”
当年自荐,意气风发;此时自辞,何其乃尔?一个毛遂,判若两人,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赵王很是不解。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捉老鼠不如蛇猫。逞三寸舌我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家国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按说,毛遂此话说得入情入理,但赵王却为了展示自己求贤若渴,爱才惜才,怎么也不听毛遂之言,硬是要他挂帅迎敌。一个靠嘴巴干活的人,哪里是人家拿枪杆子的对手?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也无法抗敌,落得个一败涂地。被赵国精心树立起来的“人才”榜样,是这么个样子?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于是毛遂避开众人,到一个山林子里,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
毛遂的悲剧是不是再次验证了枪打出头鸟?不,根本不是。毛遂不是死在毛遂自荐上,而是死在“典型树立”上,死在“人才使用”上。中国人在儒家思想的笼子里,荐他人是可以的,而自荐是很“异类”的,毛遂吃了螃蟹,于是被赵国树为“先进典型”,在国人的心目中,只要是先进典型,便一通百通,一专百专,一俊百俊,一能百能,文史哲,政经军,无所不能,无所不通。赵王认为毛遂三寸舌头转得那么出神入化,肯定是三尺剑也会舞得风生水起的,为了体现赵国对人才多么重视,便把毛遂“滥用上了”。敬佩毛遂,不但敬佩他自荐,更敬佩他自惭,知道自己之所长,并勇于进,这样能使自己成功;知道自己有所短,并勇于退,这样能保证自己不失败,有时候,如果你要我在不成功与不失败中做出选择,那么我会选择不失败。因为,不成功,无非是做普通人,平常日子还是有的过,而若失败,普通人都做不成,比如毛遂,那可惨了。
自荐与自惭比较而言,自荐是一种小勇,在“温良恭俭让”的儒家语境中,自己伸长脖子来做出头椽子,是需要勇气,但这种勇气的背后或许还有不太“高尚”的动力在,它受“立功”的功利心驱遣;而自惭是一种大勇,他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承认自己无能,觉悟到那大功那大位那大名那大爵不是自己可以浪得的,这当然更需要勇气。
“党锢”事件
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把持朝政,卖官卖爵,从朝廷到全国郡县,都有他们的亲信,搞得社会黑暗不堪。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还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
0评论2024-01-2579
印第安人的野牛
印第安人是北美大平原地区的最早居民,在这片平原上有成千上万头野牛,纵横驰骋,势不可挡,而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就是靠英勇战胜牛群而生存下来的。他们挥舞着长矛,以捕食野牛为生。游猎生活使他们剽悍强壮,善于骑射。大平原上野牛最多的时候,也是印第安
0评论2024-01-2559
龙女的传说
龙女的传说作者:白水(leq)相传在远古的时候燕山南麓一望无际的冀东平原上,流淌着滦河、陡河、浭水、泥河、沙河等大小河流滋润着这片沃土,使这里的农田年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河流虽然注入大海后给渤海带来了水源,可是它们经过年年地冲刷上
0评论2024-01-2456
粟裕战功累累为何却少有提拔?
1930年,粟裕出任12军65师师长,不久后又改任64师师长,但自粟裕步入师级干部的行列后,直至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都不曾升职。粟裕与林彪在南昌起义中,一个为政治指导、一个为连长,但二人的升迁之途却迥然不同。首先是因为,粟裕在长征时留在
0评论2024-01-2349
毛遂自荐背后有什么故事?谁是毛遂?
毛遂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人,也是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曾经因为出使楚国,促成了赵楚联盟,从而声名大噪,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而关于毛遂则有一个极为常见的成语,那便是毛遂自荐,这毛遂为何要自己举荐自己?毛遂举荐自己去做什么事情呢
0评论2024-01-2267
孟尝君在战国四公子中的排名如何?他是死得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均是战国时期各国的王公贵族,也都以养士而著名,因此被人们称作是战国四公子。这四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经历,人们的说法虽然是这四位公子是并列的,但是实际上怎么可能会没
0评论2024-01-2252
爱的方向
电话里,他一如多年前,在那青涩的年华里,柔声问她:要不要接你过来,我买给你吃?捂着电话,她的泪就下来了。有多少年没有吃她喜欢的花生了?是反季的花生,在不属于收获的季节里,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却贵得惊人。她来自江汉平原,每到学生们秋季开学的时候
0评论2024-01-2252
书包丟了
书包丟了,对一个学生来说可是-个天大的亊情。1955年初一下学期,我在五中上学,半天制。一天放学后,同学们自然要先疯玩一气。踢足球,五个人怎么分伙,有个同学是我们组长,他叫平原,他出主意,两人一伙,叫我当守门员。两个书包-放就成了大门。玩了
0评论2024-01-2230
赵奢秉公办事
赵奢年青的时辰,曾担负赵国征收田税的小官。官职虽小,可赵奢毋忝厥职,秉公处事,不畏势力。一次,赵奢带着几名手下到平原君家往征收田税。这平原君名叫赵胜,是赵国的相王,又是赵王的弟弟,位尊一时。平原君的管家见赵奢前来收税,底子就不把他放在眼里。
0评论2024-01-2049
礼贤下士
说到礼贤下士这个成语,就不能不提一下战国四令郎。这四位是: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为了匹敌强秦,他们纷纭广招食客,充分本身的说到礼贤下士这个成语,就不能不提一下战国四令郎。这
0评论2024-01-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