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爱迪生与特斯拉之间进行着一场“战争”。爱迪生为了使自己心爱的直流电占领市场,不惜妖魔化交流电。他甚至于1903年亲自电死过一头大象,还雇人把这一过程拍了下来,广为播放,向人们宣传交流电的危害。而特斯拉则为了给自己的交流电争得更多的用户,毫不示弱地来了个“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但是,交流电的好处并不因为爱迪生的诋毁而被忽视。不久之后,甚至连爱迪生自己的电器公司都决定改用交流电,并去掉了公司名称前面的“爱迪生”,最终变成了著名的“通用电气”。
爱迪生为什么如此固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数学不行。爱迪生只上过3个月的学,他所做的发明全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勤奋。但是,交流电和直流电非常不同,要想真正理解交流电的工作原理,必须精通高等数学,这恰恰是爱迪生的弱项,于是他始终都未能真正理解交流电的好处究竟在哪里。
据说在爱迪生死后,美国媒体都不吝笔墨赞美他的功绩,只有他的对手特斯拉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他(爱迪生)用的方法的效率非常低,经常做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特斯拉说,“他如果知道一些起码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就能省掉90%的力气。他无视初等教育和数学知识,完全信任发明家的直觉和建立在经验上的感觉。”
聪明的特斯拉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性格怪僻,不善经营,特斯拉没有从自己的发明中赚到什么钱,最后死于贫困潦倒之中。
现在看来,他们争什么呢?无论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辛麦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 编辑/静眉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
0评论2024-01-25129
卡内基:预想的能实现
年轻的拿破仑??希尔奉命去采访钢铁大王卡内基。卡内基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采访。希尔采访卡内基后,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一个出身于贫穷的苏格兰移民家庭的小男孩,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从他给一家电报公司当报童起家,终于在年仅35岁时崛起,开创了美国的
0评论2024-01-2582
勇敢地坚持下去,直到交上好运
勇敢地坚持下去,直到交上好运莎莉·拉斐尔和罗纳德·皮尔的事迹常被奥格·曼狄诺奉为因坚持不懈而成功的经典。电台广播员莎莉·拉斐尔在她的30年职业生涯中,曾遭辞退18次,可是每次事后她都放眼更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现在莎莉·拉斐尔已成为自办电
0评论2024-01-2490
成功,因为他看起来能成功
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他变得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长沙的
0评论2024-01-2384
好莱坞奇才昆汀·塔伦蒂诺:曾112次敲门
世界级大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在事业起步之初同样经历过无数的失败与挫折:影片胶片被毁,剧本无人投资。但是面对困难,他并未放弃,而是挨家挨户敲门寻找机会,把自己想做的事一路坚持到底。行百里者半九十,所谓成功者,就是在别人都灰心丧气时还能坚守心里的
0评论2024-01-2340
成功为何只青睐某些人
我们总认为有些人有过人天赋,因此才获得成功。其实不然。真正带来好运的因素,即帮助世人收获美誉和崇高地位的东西,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事有始有终,但首先要学会应该开始干什么,不要开始干什么。请尝试回忆过去两年,让我们以此为例子分析一下,你发现了什
0评论2024-01-2343
你为梦想而战了吗?
看了《钉子的艺术人生》这篇短文后,我受益匪浅。里面的文字虽然不多,但是结合那几幅插图,用带有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时,我感觉到,它们正演绎着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这一篇短小却精悍的文章,深深激发了我对未来成功的憧憬与渴望。为此,我惭愧自己因为命运
0评论2024-01-2340
人生十二个经典领悟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注: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2、晚饭
0评论2024-01-2332
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
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由于想得入神,一路上跌倒了五六次。他的一位同事见了,大笑不止。爱迪生回应道:“你笑什么?你知道跌倒的是什么人吗?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跌倒的,都是行走的人。坐着的人、躺着的人当然不会跌倒,但也不会抵
0评论2024-01-2257
信心,前行的力量
阿尔文认为暴力、财富和知识是前行的力量,还有人选择了文化创新和信仰。我认为,信心才是前行的力量。古语云:人无信则不立。当然,这个信不只是“信誉”之义,还可以做“信心”之义。人只有具备了信心这一先决条件,才能放下包袱去拼搏创造,从而推动社会在
0评论2024-01-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