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在历史上有多少项大发明

2024-01-18 12:26380

中国在历史上有多少项大发明?

人们都知道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发明。然而,人人都知道的事不一定人人都明白。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Candano,Jerome,1501-1576)于1550年最早提出磁罗盘、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的三大发明,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在此之后,简·博定(Jean Bodin)重申了同样的论断。

1620年,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注意各种发明的威力、效能和后果。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学术上,第二种在军事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585年首次出版、1638年完成的约翰内斯·施特拉丹乌斯(Johannes Stradanus)《新著》一书于封内刊出的图,依次排列了九项重大的发现和发明,即:美洲大陆的发现、磁罗盘、火器、印刷机、机械钟、愈疮木、蒸馏技术、丝和马镫,三大发明均位居前列。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杠杆。”

纸是印刷的载体,两者的关系极为密切。据此,把“三大发明”扩称为“四大发明”乃是顺理成章之事。我国至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即有“中国四大发明”的提法;及至四五十年代,这一提法已被广为认可。1946年10月,李约瑟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演讲中说:“中国人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无疑是造纸及印刷术、磁罗盘和黑火药。”李氏在这里虽沿用了前人三大发明之说,但加上了造纸术,实际说的是四大发明。他也认为:“如果没有火药、纸、印刷术和磁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由上可知,中国三大发明的提法最初是源自西方,那是一些学者就这几项发明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近代西方文明的影响所作的评价。这种提法既有经典的意义,同时也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涵义。如果不明其来由,误以为这四大发明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排序也最靠前的发明,那是未必妥当的。多年来,常有人提出这个那个“中国第五大发明”即由此错觉而来。事实上,学术界从未就中国在历史上究竟有哪几项大发明及其排序作过认真的研讨,更不曾有众所公认的定论。近百年来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基于这样的学术积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来检点其重大发明及其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影响应能生发新意,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中国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项大发明呢?怎样的发明才称得上大发明?这里涉及到对发明特别是大发明的评价标准问题。发明乃物质与非物质人工自然之始创。发明有大小、轻重之别。究竟怎样的发明才称得上是大发明呢?作者认为,这至少得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衡量:原创性,发明创造贵在原创,不具备这一条是称不上大发明的;重要性,有各种各样的小发明、中发明和大发明,其重要性须由其在文明史、科技史上所占地位亦即分量来衡量;功效,这一发明对社会发展、文明进程所起推动作用,在各个地区所产生的实际效用与影响,等等。

为对发明作科学的界定,以下四条限定也是有必要的:科学发现和纯学术研究成果与发明有别,不宜归入发明之列;工程建设须应用既有发明创造成果或因自身需要而有所发明创造,但工程本身并不属于发明的范畴,亦不宜归入发明之列;有些重大发明如钻木取火,属人类早期文明所共有,以不归入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大发明之列为宜;存在重大争议的发明宜进一步研究后再作决定。

“中国二十四大发明”之一说

中国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少项大发明,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必定会存在种种说法和争议。作者认为,中国人在历史上至少为人类进步提供了二十四项原创性重大发明。

粟作和稻作。中国是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距今约近一万年的农业革命以谷物种植为主干,对中国上古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北方地区在早期以粟黍为主,南方地区则以水稻为主,两者都原产于我国,为先民们的主要粮食来源。稻作农业俟后向中国的周边国家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栽培技术堪称世界级的原创性重大发明,可视作中国稻作在现时代的延续。

蚕桑丝织。传说蚕桑丝织是由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的,后人把她奉为蚕神,尊称之为“先蚕”。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技艺之始创是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与黄帝时代相当。作为蚕桑丝织的母国,中国的丝织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著名的丝绸之路对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苏锡常、杭嘉湖等环太湖地区藉养蚕、缫丝、丝织成为富庶之地,清代三大织造就设在江宁、苏州和杭州。

琢玉。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都籍琢制而成。那是一种以轮带动作精细加工的工艺,可琢深孔和细如发丝的纹饰,为上古时期的高精技术。这一技艺历代相传、续有发展,造就了中国特有的灿烂的玉器文化。

汉字。汉字是中国人无与伦比的一大发明。从陶文、甲骨文、金文到汉隶、宋楷……,汉字的创建和衍变、它的形、音、义之构成,都自成一格、与世界上其他文字迥然不同。汉字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太重要了。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太重要了。如今,汉字的先进性及其优异功能正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将随着中国的崛起进一步走向世界。从原创性、重要性和功效来衡量,汉字允称中国的第一大发明。

木结构营造技艺。居者当有其室,安居方能乐业。数千年来,中国人的居室、作坊、宫殿、庙宇均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而与欧洲古代以石构建筑为主判然有别。它是中华民族的又一独特创造,其建筑形式与技艺诸如梁柱结构、榫卯联接、前堂后室的格局,城市的中轴线对称布局、斗拱、藻井等均自成体系,对中国的周边国家具有重大影响,在现时代也仍有现实的价值和发展空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少年天才王希孟简介 结局如何?
王希孟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扬名及早,但是只存《千里江山图》一副画作,此后不见踪迹。他是中国绘画引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画作技艺精湛,受世人赞扬,然而这位天才少年却如昙花一现,绽放一时容光,此后隐于历史长河中。王希孟以一幅画

0评论2024-01-26156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简介 他是怎么死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国宝级文物,作者用散点构图的方式,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幅画是献给北宋宋徽宗的贡画,是对北宋繁荣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一种对统治者变现赞扬的画作。

0评论2024-01-2672

冰上蝴蝶陈露的浪漫爱情
陈露,曾是中国花样滑冰第一人,职业生涯斩获两块冬奥会奖牌和一枚世锦赛金牌,把中国花样滑冰运动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冰蝴蝶”的称号由此享誉世界。退役后的陈露不改冰雪情怀,成功转型成为国际滑冰俱乐部的经营者,继续致力于中国花滑运动的传承与壮

0评论2024-01-25140

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中学毕业后,湘潭小伙龚鑫来到深圳,成为电子厂工人,可是工资却不高。他想,即使自己再干20年,也不可能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可是他一没技术,二没学历,怎么才能改变人生呢?一天,他闻到面包店里飘散出的香味,那是幸福的味道,穿着整洁干净的面包师也是他

0评论2024-01-2585

欧洲来客马可·波罗
元世祖在位的时候,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建立的庞大的蒙古汗国,已经分裂成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元朝皇帝在名义上还是四个汗国的大汗。在那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西方各国的使者、商人、旅行家纷纷慕名到

0评论2024-01-2573

古代中国流行哪些地域歧视?
现在要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地域偏见的人实在是太难了。如果你难得地属于这个范畴,俺要表达对你的敬意和佩服。就算不做上纲上线的“地域党”,谁还对人没个看法呢?不要太自责。本文今天就是来宽你的心的,地域歧视这回事不仅现在有,古人也有,甚至古人玩得比我

0评论2024-01-2564

中国古代“断错案”如何“追责”
浙江张高平叔侄奸杀冤案被判入狱10年终于无罪释放成为新闻焦点,对于当事涉案司法人员应如何追责引发热议。那么,在中国古代,如何防范“断错案”的出现?历代刑律中有哪些惩治“断错案”的追责措施?古代如何防范审判出错?先秦时期判罚不公,“其罪惟均”

0评论2024-01-25132

超越龙凤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一天夜晚,老天爷正下着倾盆大雨,忽然一道身影从洋人街闪过,只见一个穿着青布衫的年轻人嘴里焦急地念叨:“快啊!快啊!再晚就来不及了。”就在这个时候的一座别墅里,一个叫大卫的法国商人对自己的设计感到很自豪。他设计的这栋别墅富有

0评论2024-01-25151

西方和平女神艾琳娜
他的属下便问道:“哈德洛尼卡公爵,您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这名属下也是无法理解,东罗马帝国的公爵会有什么烦心事!哈德洛卡五世叹息道:“伊卡诺斯,我厌恶这宫廷斗争,也厌恶这帝国之间的战争!真想去东方的世界看看,马可波罗写的那个地方究竟是什么样

0评论2024-01-2552

中国史上有多少姐妹花共侍一个皇帝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纵览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能给我们带来享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食色,性也。古代帝王后宫少则粉黛三千,多则佳丽数万,而且设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包括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她们都是为当朝的统治者--皇帝一个人服务和所享

0评论2024-01-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