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气俅山的由来

2024-01-18 11:57460

梁山地域号称八百里水泊,地域不算广,山头不算多,大大小小百十个,山山有来历,峰峰有传说。也真称得起三步一典,五步一传说啊。为什么?常言道:自古梁山英雄多啊。

站在梁山城里往西看到凤凰山,风凰山北,龟山南端,接连数个小山头。从北往南数,最南端的那个像坟头的山顶,就叫气俅山。为啥叫这名字?有个梁山英雄气死高俅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哩。

相传大宋宣和四年九月初八日这天,高俅率大军围剿梁山。这个家伙很刁,不像《水浒传》所描写的那样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围剿,而是偷偷摸摸,化整为零。有的化装成渔民在梁山寨外卖鱼,有的住在梁山义军大寨门外的店里。有的化装成渔民撑船在湖里打鱼,绕着梁山周遭转来转去,大多数撑船的停在了凤凰山、龟山下。说来也怪,凤凰山、龟山上义军的营房都是空的,两座山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朝着这两座山又划过来好几条大船,在中间的大船上端坐一人,枣核脑袋,老鼠眼,蛤蟆嘴上长几根稀稀拉拉的黄胡须,他向水泊内东张西望。你道这人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太尉高俅。他所乘大船向凤凰山驶去。从凤凰山下划过一条战船,向高俅的指挥大船驶来,一靠近高俅的乘船,跳上来一员将官,向高俅跪下察道:"禀太尉,凤凰山、龟山上处处是空营房,匪军不知用何计谋?咱们是在山上住呢,还是停船泊内等候?"高俅望了望又问:"上梁山的住下没有?""正在寨门?外卖鱼的卖鱼,住店的住店,都站住了脚。""匪寨有没有人?"

"梁山大寨人来人往,和没事儿一般。"高俅笑道:"我们此计,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等他们知道时,就要变成我们的俘虏了。先住下造饭,等晚上将匪盗宋江拿住,将官每人晋一级。"他们上了风凰山。

一更时分,官船一只只靠近了梁山,住在大寨门外的"渔民",手拿暗器,偷偷靠近寨门,三更时分,偷偷撬开寨门,有的点火发出信号。高俅坐在离龟山不远的指挥船上,见到信号,立即下令攻山。顿时鼓角齐鸣,喊杀声四起。一个个官兵嗷嗷叫着往梁山上爬,凤凰山的部分官兵,擂鼓助威。

一个个官兵像虾米似地往上爬,没爬到半山腰,突然间从大寨内闯出一条大汉,抡起两把板斧,炸雷般高喊道:"你黑爷爷在此等候多时啦。"喊叫着杀将出来,只见一个个官兵的头,像西瓜一般往山下滚去。突然一声巨炮响,震得山摇地动,滚滚黑风揭地而起,霎时树摇山晃,黑风越刮越大。随着黑风,涌出一队队顶黑盔挂黑甲的黑兵,把梁山上的官兵杀得鬼哭狼嚎。梁山上的树林里,从树上跳下数不清的"黑兵",高声喊道:"黑兵黑将天上来,誓杀高俅除国害,替天行道是天意,专杀高俅保山寨!"随着喊声,山上滚木磕石滚将下来。爬在半山腰的官兵,有的被砸成肉饼,有的被砸得脑浆迸裂,有的鬼哭狼嚎,死伤无数。高俅见黑风大作,方知中计,又听山上和水里到处呼喊:"天兵下凡,保护梁山,高俅必死,鱼鳖喜欢。"吓得他心惊肉跳,魂飞天外,下令急急向凤凰山撤退。高俅吃这一吓,被官兵驾到凤凰山上军帐内后,一下背过了气——归了阴曹地府。

这是咋回事呢?东京汴梁发兵围剿梁山义军,宋江、吴用就知道了。官兵化整为零,变成"渔民",捕鱼下店,他们也很清楚,故意腾出凤凰山、龟山义军兵营,引高俅中计。若不如此,要硬和官兵拼杀,伤亡太大。要是出泊拼杀,义军不善陆战,损失更大,故此才用此计——化劣势为优势,居高临下,以少胜多的伏兵计啊。

这黑盔黑甲的天兵天将,狂刮的黑风又是咋回事儿?公孙胜会呼风唤雨,他在官军偷袭山寨时祭起狂风,众义军在树上扬灰,风变成带沙的黑风。义军又化装成黑盔黑甲的天兵藏在密林树上,听号令跳下随黑风冲杀,借天兵威吓官兵。又派阮氏三雄、张顺、童威等水军将领率义军伏在芦苇荡内,潜人水里凿漏官军船底。退下的官兵急急登船想逃命,船又下沉了,淹死无数。

第二天,风平浪静。官军只得死守凤凰山和龟山。主帅亡故,全军挂孝。梁军却鼓乐齐鸣。中午时义军送到凤凰山官军营书信一封,信中写道:获悉高俅气恼身亡,这是和义军为敌的结果,有违天意。我们得神兵相助,替天行道,高俅已死,我义字为重,允许你军设祭,祭后立即撤出水泊。明日不退,我军用火炮攻山,将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官军将领观罢信后,速祭高俅,将尸首装时找的七漏窟窿八漏气的棺木成殓起来,急急撤出水泊。一个个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拉着高俅棺材,向汴京退去。他们走啊走啊,突然听到高俅棺木内"嗵、嗵"作响,官兵个个吓得喊爹叫娘,也有胆大的说:"咱们这么多官兵,难道还怕鬼不成!"停车打开棺木,只听"哎呀"一声,高俅坐了起来,连连喊道:"中计!中计,吓煞我也!"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高俅指挥攻梁山,想一举成功,没想到被李逵、天兵天将一吓,黑风一吹,一口气没上来,就憋死了。不想棺材被车一颠,憋的那口气冲了出来,他又还了阳。相传高俅退回汴京,多日不敢上朝。

从那以后,放高俅棺材的那个地方,突出一个像坟似的山尖,义军和渔民称它为"气俅山",官府却称它为"祭俅山"。"祭俅山"老百姓不讲,"气俅山"的名称却一直在民间流传。人人指骂道:

高俅放尸那山头,从此形成一坟丘;

人们传说气俅山,万人指骂永不休。

梁山地域号称八百里水泊,地域不算广,山头不算多,大大小小百十个,山山有来历,峰峰有传说。也真称得起三步一典,五步一传说啊。为什么?常言道:自古梁山英雄多啊。

站在梁山城里往西看到凤凰山,风凰山北,龟山南端,接连数个小山头。从北往南数,最南端的那个像坟头的山顶,就叫气俅山。为啥叫这名字?有个梁山英雄气死高俅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哩。

相传大宋宣和四年九月初八日这天,高俅率大军围剿梁山。这个家伙很刁,不像《水浒传》所描写的那样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围剿,而是偷偷摸摸,化整为零。有的化装成渔民在梁山寨外卖鱼,有的住在梁山义军大寨门外的店里。有的化装成渔民撑船在湖里打鱼,绕着梁山周遭转来转去,大多数撑船的停在了凤凰山、龟山下。说来也怪,凤凰山、龟山上义军的营房都是空的,两座山连一个人影也没有。朝着这两座山又划过来好几条大船,在中间的大船上端坐一人,枣核脑袋,老鼠眼,蛤蟆嘴上长几根稀稀拉拉的黄胡须,他向水泊内东张西望。你道这人是谁?他不是别人,正是太尉高俅。他所乘大船向凤凰山驶去。从凤凰山下划过一条战船,向高俅的指挥大船驶来,一靠近高俅的乘船,跳上来一员将官,向高俅跪下察道:"禀太尉,凤凰山、龟山上处处是空营房,匪军不知用何计谋?咱们是在山上住呢,还是停船泊内等候?"高俅望了望又问:"上梁山的住下没有?""正在寨门?外卖鱼的卖鱼,住店的住店,都站住了脚。""匪寨有没有人?"

"梁山大寨人来人往,和没事儿一般。"高俅笑道:"我们此计,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等他们知道时,就要变成我们的俘虏了。先住下造饭,等晚上将匪盗宋江拿住,将官每人晋一级。"他们上了风凰山。

一更时分,官船一只只靠近了梁山,住在大寨门外的"渔民",手拿暗器,偷偷靠近寨门,三更时分,偷偷撬开寨门,有的点火发出信号。高俅坐在离龟山不远的指挥船上,见到信号,立即下令攻山。顿时鼓角齐鸣,喊杀声四起。一个个官兵嗷嗷叫着往梁山上爬,凤凰山的部分官兵,擂鼓助威。

一个个官兵像虾米似地往上爬,没爬到半山腰,突然间从大寨内闯出一条大汉,抡起两把板斧,炸雷般高喊道:"你黑爷爷在此等候多时啦。"喊叫着杀将出来,只见一个个官兵的头,像西瓜一般往山下滚去。突然一声巨炮响,震得山摇地动,滚滚黑风揭地而起,霎时树摇山晃,黑风越刮越大。随着黑风,涌出一队队顶黑盔挂黑甲的黑兵,把梁山上的官兵杀得鬼哭狼嚎。梁山上的树林里,从树上跳下数不清的"黑兵",高声喊道:"黑兵黑将天上来,誓杀高俅除国害,替天行道是天意,专杀高俅保山寨!"随着喊声,山上滚木磕石滚将下来。爬在半山腰的官兵,有的被砸成肉饼,有的被砸得脑浆迸裂,有的鬼哭狼嚎,死伤无数。高俅见黑风大作,方知中计,又听山上和水里到处呼喊:"天兵下凡,保护梁山,高俅必死,鱼鳖喜欢。"吓得他心惊肉跳,魂飞天外,下令急急向凤凰山撤退。高俅吃这一吓,被官兵驾到凤凰山上军帐内后,一下背过了气——归了阴曹地府。

这是咋回事呢?东京汴梁发兵围剿梁山义军,宋江、吴用就知道了。官兵化整为零,变成"渔民",捕鱼下店,他们也很清楚,故意腾出凤凰山、龟山义军兵营,引高俅中计。若不如此,要硬和官兵拼杀,伤亡太大。要是出泊拼杀,义军不善陆战,损失更大,故此才用此计——化劣势为优势,居高临下,以少胜多的伏兵计啊。

这黑盔黑甲的天兵天将,狂刮的黑风又是咋回事儿?公孙胜会呼风唤雨,他在官军偷袭山寨时祭起狂风,众义军在树上扬灰,风变成带沙的黑风。义军又化装成黑盔黑甲的天兵藏在密林树上,听号令跳下随黑风冲杀,借天兵威吓官兵。又派阮氏三雄、张顺、童威等水军将领率义军伏在芦苇荡内,潜人水里凿漏官军船底。退下的官兵急急登船想逃命,船又下沉了,淹死无数。

第二天,风平浪静。官军只得死守凤凰山和龟山。主帅亡故,全军挂孝。梁军却鼓乐齐鸣。中午时义军送到凤凰山官军营书信一封,信中写道:获悉高俅气恼身亡,这是和义军为敌的结果,有违天意。我们得神兵相助,替天行道,高俅已死,我义字为重,允许你军设祭,祭后立即撤出水泊。明日不退,我军用火炮攻山,将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官军将领观罢信后,速祭高俅,将尸首装时找的七漏窟窿八漏气的棺木成殓起来,急急撤出水泊。一个个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拉着高俅棺材,向汴京退去。他们走啊走啊,突然听到高俅棺木内"嗵、嗵"作响,官兵个个吓得喊爹叫娘,也有胆大的说:"咱们这么多官兵,难道还怕鬼不成!"停车打开棺木,只听"哎呀"一声,高俅坐了起来,连连喊道:"中计!中计,吓煞我也!"

这是咋回事呢?原来高俅指挥攻梁山,想一举成功,没想到被李逵、天兵天将一吓,黑风一吹,一口气没上来,就憋死了。不想棺材被车一颠,憋的那口气冲了出来,他又还了阳。相传高俅退回汴京,多日不敢上朝。

从那以后,放高俅棺材的那个地方,突出一个像坟似的山尖,义军和渔民称它为"气俅山",官府却称它为"祭俅山"。"祭俅山"老百姓不讲,"气俅山"的名称却一直在民间流传。人人指骂道:

高俅放尸那山头,从此形成一坟丘;

人们传说气俅山,万人指骂永不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皇甫端巧治怪病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皇甫端巧治怪病 皇甫端原籍幽州人氏,后移居东昌府,和张清是好友。打东昌张清上了梁山入伙,又向宋江推荐他,也被宋江请上山寨。他给兽、人医病,一般郎中无人能和他相比。又因他长得特殊,碧眼黄须,长相很像番人,故人们称他为"紫髯伯

0评论2024-01-26142

施耐庵在狱中续《水浒》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在狱中续《水浒》 施耐庵在钱塘县衙,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说书人说的《大宋富和遗事》,一一采录下来,将它编写成七十回《忠义水浒传》。这事早在县衙里当新闻传开啦。衙门里一些人本来清闲无事,有的爱听说书的衙役,便暗里向施耐庵

0评论2024-01-26101

时迁盗鸡头米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时迁盗鸡头米的故事! 梁山泊湖里,相传北宋以前不产鸡头米,为啥后来又生长鸡头米呢?民间流传着时迁交趾国静水湖盗鸡头米,宋江妻种鸡头米的故事。要讲清这个故事,还得从安道全说起。 一年秋天,安道全从东平湖东岸给渔民看完病,乘渔

0评论2024-01-2690

水底山的传说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水底山的传说 梁山北运河东北角,有两座很有名气的山——大安山和小安山。这两座山大不相同——小安山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孤山入云;大安山呢?小得可怜——在

0评论2024-01-26137

吴用巧对戏君王
宋徽宗皇帝招安梁山将,解除了心腹大患真乃幸事。 这一天,徽宗帝下旨请宋江、卢俊义到大殿议事,当然少不了军师吴用,除宋江等三人外,还有两们大臣,主要是商议剿田虎平方腊一事。徽宗听完宋江出征计划之后,龙颜大悦,吩咐太监备酒上菜,要和宋江等痛饮一

0评论2024-01-26118

施耐庵写林冲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写林冲的故事! 传说施耐庵在钱塘县衙当过一名小吏,家住在西湖栖霞岭麓。他很喜欢听说话人说书,白天在衙门里抄抄写写,晚上便到岳王庙前瓦舍中,与商贾士民、贩夫走卒坐在一起,听说话人讲述《大宋宣和遗事》。每天都听得津津有味

0评论2024-01-26217

方腊起义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

0评论2024-01-2578

揭秘:“水浒”宋江的名声为何最高
《水浒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宋江的绰号最多: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黑宋江等等。这么多绰号中,“及时雨”最为出名,出现频率最高。书中说,宋江经常干雪中送炭、仗义疏财之类的事情,所以赢得了这么大的名声。不过像宋江这样的人,《水浒传》中至少

0评论2024-01-2584

鲁智深的编制
鲁智深的编制由于梁山泊干部超编,财政吃紧,鲁智深从二龙山调到山寨之后,一直没有解决行政编制问题,暂时被安置到三阮水产公司,在董事长阮小二手下当了一名副总。谁知,阮小二扯起开发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大旗,全是挪用的社会保障基金。上海社保基金大案爆发

0评论2024-01-2470

避短扬长皆天才
避短扬长皆天才张国学我国古籍《淮南子》中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大将子发与齐国作战,屡战屡败。无奈,他只好听取谋士“广罗天下奇才”的建议,大张旗鼓地招集能人奇士。有一惯盗者前来求见,自称身怀绝技,可以在军中为楚国效力。子发见他其貌不扬,意在

0评论2024-01-2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