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宋江为何上梁山

2024-01-18 11:48690

宋江是水泊梁山的首领,晁盖死后,他坐上了第一把金交椅,带领众兄弟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保良安民”,三打祝家庄,受招安征方腊,抗辽兵,最后被高俅等人毒死,命归蓼儿洼。人送外号“及时雨”、“呼保义”。宋江原是郓城县的一个押司,地位十分低下,最后因得了梁山的生辰银两和书信,被阎婆惜捡取,被迫杀了她,然后不得已投奔了梁山。历史中宋江确有此人,但他是为何上梁山的,与《水浒传》中描述的不一致。历史中的宋江又是怎样上梁山的呢?他又是与谁一起上梁山的呢?揭开此谜还须从梁山泊一带闹蝗灾说起。

北宋末年,在运河南岸有座安山镇,镇西二三里的运河岸上,有一处水运码头。这码头北连运河,南接梁山水泊,虽非村非镇,但那过往的运粮官船,南去北来的客商,却常常在这里停泊食宿,景象倒也热闹。

话说到了宣和元年五月,梁山泊一带蝗早成灾,这码头前后,也落下了厚厚折一层蝗虫。眼看就要上口的麦子,叶杆都给吃了精光。去梁山泊里捕鱼捞虾,还不够上缴官府的税,缴渔霸的租,穷苦人真个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久,梁山泊里风传出两话:“不怕官司不怕天,杀富济贫上梁山。”饥民们熬不下去了,揭竿而起,东抢了大户,西劫了官粮,真个是“水浒寨中屯豪侠,梁山泊内聚英雄”。

传说,那梁山寨上聚义的最早首领,就是《水浒》中是旱地忽律朱贵,义军声势着实不小。只是那北宋朝廷昏庸,辽兵屡屡侵扰,无瑕顾得这许多。地方官吏又个个贪生怕死,只想得金银肥私,哪里还有梁山里招惹是非的心思。故而梁山泊英雄指东打西,把梁山泊境内的豪门大户驱除干净,把粮抢夺一空,都散发给穷苦百姓。

可是,梁山泊十万百姓,要挨过一冬春的饥荒,单靠夺来的一点钱粮,实在无济于事。那朱贵苦思良久,心里豁然一亮,暗叫道:“大运河里明摆着粮食,何不去取!民之脂膏,取之何妨?”遂下令喽罗潜往大运河码头,探听官家粮船的动静。

一天,济州府发来的十几只粮船,要在这码头过夜。朱贵得了消息,驾着十几只小船,埋伏在码头南边的芦苇荡里。等到月黑风高的夜里,朱贵选了几个精明强悍的喽罗,潜入官船盗粮,岸上由随来的饥民接应。不料一个喽罗失脚,跌进河去,惊动了巡夜的官兵。眼看就是一场恶杀,朱贵急令众人抢上前去,准备先发制人。

此时,那高挂红灯的船上,恰巧走出一个人来,喝问道:“何事惊慌?”那巡夜士卒禀告道:“歹人前来盗粮!”那人一听,沉思片刻,随即又道:“梁山泊受此大灾,哀鸿遍野,不为活命,岂肯冒死来盗官银,不要加以伤害,赶走便是了。”岸上朱贵听得耳熟,跳起来叫道:“在上莫非宋公明哥哥不成!”宋江知是江湖上的朋友,虽一时辨不清是哪个,也回道:“不才正是宋江,奉济州知府差遣,去北京运粮。兄弟们安得在此?”朱贵言道:“哥哥不知,梁山遭这场大灾,饿殍载道。朱贵无才,在梁山上聚千把弟兄,意在救乡亲父老于水火之中。”宋江听得朱贵名字,又感他一片侠义心肠,激动地说道:“朱贵兄弟,你胸襟如此照人肝胆,宋江实是羞愧,劫去粮食,尽管带走,到时我自有言语搪塞。”朱贵不肯,说道:“兄弟原不知哥哥在此,故来冒犯。如今怎肯坏了哥哥前程?”宋江听了,不说道:“兄弟莫非不把宋江作人看?这梁山众百姓,哪个忍看暴尸荒野!再三推辞,须是面皮上不好相看了!”

朱贵无奈,正要动手收拾粮食,猛地跳过来四五个官兵,举刀就砍。朱贵看得分明,一时性起,将前边的一个拦腰一挥,砍为两段。后边的几个,也被喽罗们打倒,推下河去。宋江见此,抽身跳上岸来,对朱贵说道:“宋江原想兄弟们得些粮食,无关紧要,如今弄出几条人命来,却如何是好?”朱贵这才定下心来,慌忙跪倒在地,说道:“不是兄弟要害哥哥,实在临急无措,杀了几个官兵。如今,哥哥有家难投,不如暂去梁山寨避难,我等定尊哥哥为山寨之主。”宋江沉默多时,方才说道:“事已至此,待我安排一下,随你进梁山寨去吧。”

你道宋江如何有这等爱民心肠,又和朱贵一见如故?原来宋江在郓城且充当押司,是个被人瞧不起的小吏,他又喜好结交江湖上的朋友,因此上司面前常有气受。这朱贵早年因救民女把当地恶霸刘歪钟打成重伤,被郓城县捉拿,宋江看他是条汉子,暗中改动了情由,朱贵只吃了四十板子,便结了案。自那之后,朱贵邀江湖上的好汉,在宋江家中吃了几次酒。因此,两人早有了一些情义在里边。这北京送粮的差事,本来与宋江无关,却是济州知府的一个侄子,早年曾在郓城与宋江同傣,双方有隙,如今鼓动知府,硬派给宋江这一个苦差。被朱贵杀死的那几个兵丁,正是派来暗中监视宋江,寻差找错的,如今被朱贵杀了,再回济州哪里还有活路!因此宋江不得不下了决心,随朱贵投梁山寨去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皇甫端巧治怪病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皇甫端巧治怪病 皇甫端原籍幽州人氏,后移居东昌府,和张清是好友。打东昌张清上了梁山入伙,又向宋江推荐他,也被宋江请上山寨。他给兽、人医病,一般郎中无人能和他相比。又因他长得特殊,碧眼黄须,长相很像番人,故人们称他为"紫髯伯

0评论2024-01-26145

施耐庵在狱中续《水浒》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在狱中续《水浒》 施耐庵在钱塘县衙,花了两年时间,才把说书人说的《大宋富和遗事》,一一采录下来,将它编写成七十回《忠义水浒传》。这事早在县衙里当新闻传开啦。衙门里一些人本来清闲无事,有的爱听说书的衙役,便暗里向施耐庵

0评论2024-01-26104

时迁盗鸡头米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时迁盗鸡头米的故事! 梁山泊湖里,相传北宋以前不产鸡头米,为啥后来又生长鸡头米呢?民间流传着时迁交趾国静水湖盗鸡头米,宋江妻种鸡头米的故事。要讲清这个故事,还得从安道全说起。 一年秋天,安道全从东平湖东岸给渔民看完病,乘渔

0评论2024-01-2695

水底山的传说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水底山的传说 梁山北运河东北角,有两座很有名气的山——大安山和小安山。这两座山大不相同——小安山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孤山入云;大安山呢?小得可怜——在

0评论2024-01-26152

吴用巧对戏君王
宋徽宗皇帝招安梁山将,解除了心腹大患真乃幸事。 这一天,徽宗帝下旨请宋江、卢俊义到大殿议事,当然少不了军师吴用,除宋江等三人外,还有两们大臣,主要是商议剿田虎平方腊一事。徽宗听完宋江出征计划之后,龙颜大悦,吩咐太监备酒上菜,要和宋江等痛饮一

0评论2024-01-26122

施耐庵写林冲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施耐庵写林冲的故事! 传说施耐庵在钱塘县衙当过一名小吏,家住在西湖栖霞岭麓。他很喜欢听说话人说书,白天在衙门里抄抄写写,晚上便到岳王庙前瓦舍中,与商贾士民、贩夫走卒坐在一起,听说话人讲述《大宋宣和遗事》。每天都听得津津有味

0评论2024-01-26219

方腊起义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

0评论2024-01-2584

揭秘:“水浒”宋江的名声为何最高
《水浒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宋江的绰号最多: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黑宋江等等。这么多绰号中,“及时雨”最为出名,出现频率最高。书中说,宋江经常干雪中送炭、仗义疏财之类的事情,所以赢得了这么大的名声。不过像宋江这样的人,《水浒传》中至少

0评论2024-01-25110

鲁智深的编制
鲁智深的编制由于梁山泊干部超编,财政吃紧,鲁智深从二龙山调到山寨之后,一直没有解决行政编制问题,暂时被安置到三阮水产公司,在董事长阮小二手下当了一名副总。谁知,阮小二扯起开发八百里梁山水泊的大旗,全是挪用的社会保障基金。上海社保基金大案爆发

0评论2024-01-2472

避短扬长皆天才
避短扬长皆天才张国学我国古籍《淮南子》中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大将子发与齐国作战,屡战屡败。无奈,他只好听取谋士“广罗天下奇才”的建议,大张旗鼓地招集能人奇士。有一惯盗者前来求见,自称身怀绝技,可以在军中为楚国效力。子发见他其貌不扬,意在

0评论2024-01-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