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忠义堂与问礼堂

2024-01-18 11:32580

梁山寨上的义军聚义厅,为何改名忠义堂呢?梁山却流传着一个与《水浒传》里描写不一样的故事。

梁山义军自从晁盖升天以后,宋江便坐了头把交椅,可是宋江原先只是一个舞文弄墨的小吏,现在却有了这么多的英雄豪杰聚在他的周围。今后梁山寨的存亡兴衰和各位兄弟的前程就都得宋江操心了。宋江心里可没这个底,为此,他一连想了好长时间了,可一直也没有个很合适的主意。

一天过午,宋江走出聚义厅,站在梁山顶上四下眺望,只见满泊的烟云,迷迷茫茫的,远处景物啥也看不清,只听见巡山的喽哕相互吆喝的声音。他心里空荡荡的。

宋江在山头上转悠了一阵子,刚想回大寨去,忽然闻到从山下杏花村里飘来的一阵酒香。他知道这一定是村里的酒坊又出新酒了,唉,干脆,下去喝两杯,清亮清亮脑子。

宋江把山寨公事托付给吴用,又走出大寨,便顺着石阶路从黑凤口到杏花村来了。

说到杏花村,并没有多少人家,多说也不过十来户,可是这小村子却坐落在一个很大的杏花林中。村子里还能淋出一种好酒,取名叫"杏花酒"。

宋江来到小酒馆里,要了一壶杏花酒,便靠在一棵百年老杏树下自斟自饮起来。

这个大杏花林可是天下有名的盛景,十几里地的杏花遮天盖地,杏林随着山势起伏如云似霞,如雾似海,凡见过这花海的人,无不如痴如醉,来到这里就再也不愿出去了。

宋江今天却提不起精神观看这盛景,只是望着高处的山峰想心事。突然,宋江的眼光被一处地方吸引住了。那是一处啥地方?就是"问礼堂",孔子与老子享用人间烟火的地方。

宋江一下子跳了起来,心想:孔子、老子,可是人间的两大圣人,大家平时都住在梁山上,我咋没大注意过?今天,我可得好好地向二位圣人请教请教。

宋江忙算了酒钱,撩起袍子便顺着杏林中的小路朝问礼堂赶去了。

宋江走在杏林中,就觉得今天的杏花好像特别多,花枝好像特别密,路也显得特别长,而且路越走越难走,不是被枝条挂住了衣裳,就是掉下的花瓣儿灌了一脖子,最后连一点路也没有了。四下看看,上不见天,下不见地,上下左右全是密密麻麻的杏花,单瓣、双瓣的,有香味无香味的,都朝着宋江献花骨朵。宋江想,今天是怎么了,莫非圣人想看我的心诚不诚?我不管他,只往前闯就是了。这样一想,眼前却真出现了一条路,那问礼堂也看得见了,只是比原来显得还远些。宋江干脆脱掉袍子提着,只管往前硬闯。不一会儿就从杏花林出来了。

出了杏林,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又高又陡的石台阶,石阶的上头插在云层里,问礼堂就在这台阶的最上头。

宋江心里可高兴啦:"噢,这么邪乎,真是圣人要显灵了,今天我一定能求到真经了。"宋江干脆把宝剑丢下,一步一步沿台阶爬了上去。

也不知爬了多少级台阶,也不知爬了多少时候,反正宋江的手脚都磨出血来啦。爬到顶部,天已黑透了。梁山泊的夜风刮上来,冻得宋江直哆嗦。宋江爬进"问礼堂"。"问礼堂"里孔子和老子并肩坐在一起,神案上的长明灯一忽闪一忽闪地直想灭。宋江向二位圣人行了三拜九叩大礼,然后跪下,请求圣人指点。可二位圣人冷冰冰地一声不吭。他们哪会吭呢,都是石头雕成的。

宋江心想,我今天就睡在这里,圣人一定会托梦给我的。宋江就在这两位圣人的脚下卧倒,睡下啦。

不一会儿,就人了梦乡。在梦中,突然听见孔子和老子说话。老子说:"宋江虽沦为盗寇,可忠孝之心还没死,给他点化一下,说不定以后还能得个结果。"孔子没吱声,只点了一下头。宋江听见了,忙起身跪在地上。孔子说:"我送你四个字,一定用心记下,一时一刻也不能忘记,这四个字就是:'忠孝仁义'。"宋江听了,如雷贯耳,忙伏身在地,用心记下。老子又接着说道:"我也送你四个字,要时时念诵,心领神会,这四个字就是'替天行道'。"宋江听了,如甘霖灌顶,立时觉得神清气爽。宋江还要再问,二圣却紧闭嘴巴,冷冰冰地再也不答腔啦。立时宋江醒来,他非常高兴。

宋江一步一叩退出问礼堂,只见满天星斗,感到风是暖的,浑身有说不出的舒坦。

这时山寨上的吴用、李逵因不见宋江回寨,正点着火把满山找哩,见宋江从问礼堂里出来,立即拥上来,护卫着宋江到了聚义厅。

宋江在聚义厅里是一夜没睡,细细琢磨二位圣人的话,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觉得圣人说得对。

第二天,他便召集众位弟兄,详细地说了一遍夜访问礼堂的经过,还说了二位圣人的真言,大家有的赞成,有的不吱声。第三天,宋江宣布:聚义厅改名为"忠义堂"。堂前高竖一个旗杆,上挂一面大旗,写上"替天行道"。今后,梁山泊的各项山规都按这八字真言制订,谁如果不听,就赶出山门。

后来宋江按这八个字把山寨壮大了,可也随后就答应了皇帝的招安,离开梁山泊为皇帝卖命去了。

临离山寨的时候,李逵想:自从宋大哥去了一趟问礼堂,后来的山规就改了,要不,我们兄弟打下东京,让宋哥哥作个皇帝多痛快,都是洞里的两个鸟圣人,把宋大哥给迷糊住了,我非得把他们的头砸下来不可。李逵偷空溜下山寨,来到问礼堂,不管三七二十一,抡起板斧就往孔子头上乱砸,没想到这石像还真结实,两把板斧都砸坏了,才把孔子的头砸下来,再想砸老子,没家伙了,李逵只好愤愤地跟宋江离开了梁山?

直到现在,问礼堂里的孔子还没头哩。后人留诗又道:孔子老子两圣贤,宋江夜晚请指点;聚义大厅改了名,"替天行道"黄旗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祸起弥曼寺
唐朝后期,在西部大漠边陲有个小梁国,国王梁王治国有方,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但有一件事始终搅得他昼夜寝食难安,终日唉声叹气,闷闷不乐。原来,这梁王已年过五十,王宫内妃嫔成群,但却没有一个为他生得一个王子,只生了一大群公主,自己百年之后,

0评论2024-01-2571

“民国影帝”康有为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名气大争议更大。他是大名鼎鼎的“南海圣人”,但也有虚伪做作的一面。举例来说,他极有表演欲,演技也甚为高超,堪称影帝级人物。1918年,词学大家郑文焯病逝。康有为听说后,大为窃喜,他知道郑家珍藏着许多罕见的宋版书。当时宋

0评论2024-01-2571

不妨换一种思维
曾经有位叫于涛的石匠,手艺极好,人也很聪明。有一年,一家书院请他雕刻一座孔子雕像,用来放在书院的正厅。经过三个多月的精雕细琢,一尊慈爱智慧、祥和温润的孔子像完成了,前来参拜的人都惊叹不已。然而,没过几天,于涛就被书院请了回来。原来,老院长发

0评论2024-01-2473

圣人与魔鬼
圣人与魔鬼张纳新有个画家很想画耶稣,但找不到一位纯真的人来做模特。于是他想到了修道院里的修士并得以如愿。圣像完成后,画家一夜成名,财源广进,那位修士也被酬以重金。后来,有人对业已成为画圣的画家说:“你画出圣人耶稣,就该再画出魔鬼撒旦才对。世

0评论2024-01-2470

牛缺遇盗
牛缺遇盗从前有个读书人名叫牛缺。有一天,他赶着马车经过深山野林,突然听见一声唿哨,路旁闪出一群强盗,个个举着明晃晃的尖刀,把他的车马、银钱统统抢走,连衣服也剥得干干净净。有一个强盗走出几步回头看看牛缺,只见他端坐路边,脸上非但毫无忧惧之色,

0评论2024-01-2456

南非领袖曼德拉:请看我多少次跌倒后又站起
曼德拉在担任总统期间,曾有人批评他在处理南非艾滋病的问题上,重视不够,既没有提供急需的药物,也没有提供治疗金补助,导致了很多人的无谓死亡。面对民众的批评,他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很坦率地向公众道歉说:“我那时的确只关心国家建设,而没有注意到其他

0评论2024-01-2451

轮扁论读书
轮扁论读书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堂下有一位名叫轮扁的工匠正在斫着木头做车轮。他看见国王在那里专心看书,不觉好奇心动,就放下斧头锥凿,走上前去问桓公道:“请问大王看的是什么书”“孤看的是圣人的书。”桓公答道。“圣人还活着吗”“早死掉了。”“那么

0评论2024-01-2457

孔圣人拜访张天师
孔圣人和张天师是好友,他俩常来常往。其实,张天师常到曲阜,孔子却只去过张天师府一次。去了一次还带来了麻烦。是件什么麻烦事呢?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人们常讲不忘:张天师到孔府常来常往,孔圣人去天府只有一趟,蚂蚱精放人间危害百姓,公鸡神为除害天天喊唱

0评论2024-01-2448

五个铃铛
从前,有家客栈叫“银星”。店老板竭尽全力把客栈布置得很温馨,并为客人们提供优质服务,客栈的收费也很公道。老板想以此吸引顾客,但不知为何,还是入不敷出。绝望之下,他只好求助于一位圣人。圣人说:“太简单了,你必须改改店名。现在你必须叫它‘五个铃

0评论2024-01-2426

荒谬的故事
作家王蒙讲过一个民间故事:一人说《水浒传》中有个好汉叫李达,另一人说那叫李逵。于是两人赌20元钱,去问一位古典文学权威。不想权威竟判读李达者对。读李逵的人当然有意见,说权威荒唐。谁知这权威讲出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你不过是损失了20元钱,而

0评论2024-0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