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故事: 梁惠王见了孟子,热情地说:“先生,您不以千里为远来到我们魏国,一定是给我的国家带来利益了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一开口就讲利?有仁义就行了。如果君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地,士和老百姓说怎样有利于自身,这样上上下下都追逐私利,那么就危险了。”接着孟子说道:“在能出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在能出动一千辆兵车的二等国家,谋杀他们国君的,必定是能出动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大国的大夫能从万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千辆,二等国家的大夫能从千辆兵车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说不多了,但是,他仍永远不会满足。所以您不能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很受触动,焦急地问:“那先生以为该怎么办呢?”孟 子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双亲,也没有讲义的人会不尊 重他的君主。所以,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够了,何必再讲利呢?”
刘裕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后
0评论2024-01-2582
曹刿长勺论战术
曹刿长勺论战术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齐将鲍叔牙率军一直打到鲁的长勺。鲁国有个精通兵法的人叫曹刿,听说鲁庄公准备抵抗齐军,就主动去请战。他的亲友劝说道:“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们管着,我们小民百姓瞎操什么心呢?”曹刿说:
0评论2024-01-2459
管鲍分金
“要学管鲍分金,不学孙庞斗法”的典故,在民间广为传颂。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鲍叔牙(据传是新泰市汶南镇鲍庄人)和管仲(安徽颍上县人)年轻时就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两人情深意真,亲如手足。鲍叔牙自幼就精通诗书,礼仪,且为人耿直忠厚,珍惜友情,从不把金
0评论2024-01-2496
甘茂渡河
甘茂渡河战国时期,楚国下蔡地方有个人叫甘茂。他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出任了秦国的将领,后来由于战功卓越,多次对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所以在秦武王时升任左丞相,任职期间又领兵攻下韩国的宜阳。后来在秦昭王时,因为昭王身边的近臣不止一次地在昭王跟前说他的
0评论2024-01-24110
孔子为何故意抹黑卫灵公?卫灵公到底有多厉
孔子是鲁国人,当时的鲁哀公非常自负的问他:依你看,现在的国君当中谁最贤能?鲁哀公以为孔子会拍他的马屁,谁知孔子却这样回答:最贤能的国君我还没有见到,不过相比之下应该就是卫灵公那样的吧!鲁哀公听了气个半死。虽然孔子现在将这个卫灵公夸得天上有地
0评论2024-01-2348
秦穆公失马
春秋时期,秦穆公乘马车出行,车坏了,其中的一匹马跑了。穆公亲自去寻找,只见在岐山的南面很多农夫正在分食马肉。穆公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叹息说:“吃了马肉而不马上喝酒,恐怕会伤了你们的身体。”于是给了农夫一些酒,才离开。过了一年,秦国和晋国在韩原
0评论2024-01-1947
无功受禄的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件事,向楚王献计说:"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赵国通好的使命,
0评论2024-01-1872
事半功倍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问公孙丑如何看待统一中国,他说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国家富强而最终消灭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泱泱大国的齐国,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外面的人会来归顺,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 【出处】故事半
0评论2024-01-1864
暗箭伤人的故事
解释: 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 件事情在《左传·隐公十一年》里有记载。那年夏
0评论2024-01-1874
刘裕智摆却月阵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刘裕智摆却月阵。 晋安帝复位后,掌握东晋朝政大权的是北府兵将领刘裕. 刘裕的曾祖父就是与祖逖一起闻鸡起舞、苦练本领的刘琨.但刘裕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父亲是官府的小吏,微薄的薪俸根本养不活全家.刘裕家人口又多,不得已,
0评论2024-01-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