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老神医(下)

2024-01-17 19:43500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老神医(下)

接老神医(上)

翌日黄昏,警察局廖队长派人来访,中午接到城北一老者报案,说他家邻居死在了家里。廖队长留过洋,还是一位出色的法医鉴定员,他验不出意外症状,断定是无疾而终,但报案的老者执意认为肯定有蹊跷,所以,廖队长想请老神医去城北确认一下。

老神医每次出门看诊都会带上药童做伴,问徒弟:“他还没来吗?”

徒弟摇头。早上就没见药童的影子,可能途中遇事迟到了,后来忙着诊病没顾上,不料到现在还没来。以前如有事来不了,药童也会托路人捎信,今天却无声无息。

老神医担心药童家出了事,叫徒弟赶去看情况,而自己跟着上了警车。

死者名叫陈大头,六十六岁,死于今晨日出时分,周身无丝毫伤痕,无中毒迹象,也无旧伤,死亡的瞬间,无挣扎迹象,也无痛苦表情,神态安详宁静。

老神医凝神检查了两遍,也不见任何异样,不由皱起眉头。

廖队长小心地问道:“怎么样,老神医?”

老神医摇了摇头,吐出三个字:“非他杀!”

廖队长松了口气:“老人家,您现在还有疑问吗?”这话是对报案的邻居老者说的。

老者连连叹气:“大头壮得跟老黄牛一样,也还没到老死的年纪,怎么就……”

老神医说:“能寿终正寝也是福啊!”

廖队长不以为然:“他没儿没女的,连个送终的人也没有,有什么福气呢?”

老者说:“送终的人倒是有的,大头有个亲侄在隔壁县开饭馆,我托人去通知他,差不多晚上就能赶到。”

老神医说:“叔侄感情可好?侄子多久来一回?”

“大头他哥他嫂死得早,叔侄相依为命,感情很好,不过侄子很少来,家书和钱倒常寄来。”

“陈大叔!”院外来了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他一见这场面就吃了一惊,手中牵着羊的绳差点脱手。

汉子是个养殖牲口的,陈大头昨天在他那儿订了一头山羊,叫他今天带过来宰杀。

老者说:“大头一辈子不舍得吃穿,好不容易想明白了,却去阎王殿报到了。人生在世真的只是一晃眼啊!”

“他……他好像不是给自己吃,好像要请什么客人……”汉子喃喃语。

“难道请我们一帮老邻居,不太可能吧?”老者疑惑。

“请客?”老神医也念了一声。

老神医回到药庐后,却听徒弟说药童出了意外,昨夜吃完饭回家,路过大河,一跤跌进去就溺了,他平日和药童相处得不错,此时颇感伤:“十六岁的小伙子,说小也不小,咋就这样不小心,剩下一把年纪的老娘孤苦无依,这可怎么活呢?”

“人生在世,不过一晃眼。”想起老者对陈大头的感慨,老神医也不由沉重地叹了一声。

“也许这就是命,就是造化!”老神医的眼睛渐渐合成了一条缝,“明日你再去他家一趟,送六十块大洋过去。”

徒弟打心眼里佩服师傅的慈悲、大度。

几天后,老神医正要出门给人复诊,药庐外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老远看去,就觉得面熟,可就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年轻人扑通一声,跪倒在老神医面前:“老神医,是我呀,我是振东,您不记得了吗?”

“振东?振东……”老神医嘀咕了几声,才想起来一

一月前,老神医去邻县凤凰山采药,在山腰遇见只剩半条命的振东。他在打一头小野猪时,不慎脚底踩空,从上头滚下来,臂骨、腿骨、股骨都有摔伤摔折,如果不是老神医路过,他不冻死,也迟早喂野猪。

老神医笑哈哈地说:“看样子你已痊愈了,怎么来奉化了?”

振东哭丧着脸,说:“实不相瞒,家叔突然暴毙,我是回来吊丧的。”

“你叔一谁?”

“城北的陈大头。”

“他!”

“那天您离开后,我就叫老婆写信把这事告诉叔叔。前两天收到叔叔回信,他说您救了我们陈家独苗,一定要好好谢您,还说打算买头羊,找个时间请您吃饭呢。他要我永远记住,您对我们陈家做的这件大好事。可是,谁想到……”振东说着又哽咽起来。

后面的话,老神医似乎没听见了,只长长吟了一声:“哦——”语气隐透着一股莫名的哀凉。

又过了几天,奉化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老神医死在陈大头的坟前。

廖队长赶到案发现场时,只见村民早已哭作一团,大骂老天不长眼,这么早就把这样的大好人给带走了。

老神医身体已经僵硬,身上并无伤痕,死状跟陈大头一模一样,只是老神医的神色有点凄然。

廖队长注意到,老神医的右手紧紧握着,小心地逐根扳开手指,原来是一个玉白色的小瓷瓶,里头空空如也,瓷瓶肚上用小篆体刻着三个金色小字:无相散。

廖队长哑然失声,想起多年前,曾在一本古籍上看见过“无相散”这味药。

无相散,相传是清朝道光年问一位宫廷御医所研制,无色无味,却是极厉害的致命毒药。更加独特的地方是,人吃了后会无声无息死去,不露一丝迹象,令人查不出死因,这也就是无相散名字的由来。

后来,无相散因为人所不齿,而被医药两界列为禁药,配方也失传多年,怎么老神医会有?

廖队长在老神医的表夹中还发现一张字条,毛笔字迹歪歪扭扭,一看就知道写这字的人没念过几天书,只见上面写道:“老神医,您做的好事,我都知道了,今日有事,明日再来拜见。”落款一“陈大头”。

“您做的好事,我都知道了……您做的好事,我都知道了……”廖队长用不同的语气反复念着,慢慢地所有小片段都在脑海中串了起来……瞬阃,嗓子眼在冒烟,连吞唾沫,怕也灭不了这火苗。

廖队长想起陈大头的死状,一颗心缩成了腊月里的馒头:“老神医啊,难道您……”

听村民说,老神医是跪在陈大头的坟前死去的,死后也一直跪着,没有倒下去。

“我有我的责任,不过,我相信您还是我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无垢老神医!”面对这些如丧考妣的乡民,廖队长真不知该如何说起……

还有一件事,今早,药童的母亲出门前,发现窗下搁着一个小布包,里头竟是一百块大洋。

更多故事尽在舟舟文学故事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回魂神医裘奶奶
北宋年间,泰山脚下的枣树杈子村,出过这样一桩奇事。 这日傍晚,村中的房奶奶,从自家厨房出来,下石头台阶时不慎跌了一跤,摔到了脑袋,当时就咽了气。她儿子房石头忙请郎中来瞧看,确定人已过世、回天乏术后,晚辈们恸哭了一场,布置了灵堂,将遗体停放在

0评论2024-01-26164

神医知府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神医知府 1、盛世怪盗 江州府的南山上有座“闲云观”,观里的住持归远道士年过八旬,医术精湛,且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是远近闻名的“老神仙”。就连知府张应,在他面前都以晚辈自居,常

0评论2024-01-2688

神医丑道士
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朱棣突发怪病,太医们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找到病因所在,就更不用说治疗了,因此朱棣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但为了避免引起朝中上下的恐慌,对外只宣称皇上龙体欠安,暂不临朝,只在寝宫处理政务。正当宫中上下束手无策之际,太医王全德向

0评论2024-01-2575

皇帝和神医
1.首辅染病明朝万历九年冬天,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是身染重病,不能视事,请求在家歇养。万历皇帝看了张居正的奏章,没吱声。不一会儿,总领太监章多福带着人把一大堆公文从张居正的办公处所搬来,请万历皇帝处置。万历皇帝瞅了这

0评论2024-01-2572

牛家集阴医
1火势逼宫民国年间,江西豫县有一个牛家集,是个只有二三百户人家的小村子。这天中午,一辆包金嵌银的马车沿街驶来,车夫收缰后,辕马“噗噗”地打着响鼻,停在了镇中的土街之上。一胖一瘦两名保镖拉开车门,从车内走下来了一个油头粉面的侏儒。这个侏儒身

0评论2024-01-2584

都是知了惹的祸
马博士一向以大胆妄为和异想天开名震学术界,好在他已经从大学教授的岗位退休回家,总算没有再给世人添加麻烦。一、知了胶水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马博士忙碌了一上午,正想好好睡个午觉。由于这些年来用脑过度,教授有些神经衰弱,听到细小的声音就难以入睡,

0评论2024-01-2463

洞房擒凶
洞房擒凶惨案幸未灭门夜色降临,秋月倚于红栏上,望着纷纷扬扬的绵绵微雨。今晚是元宵节,若在往年,秋月早就与师兄方德举着油纸伞,开开心心看花灯去了。但今年的元宵节晚上,秋月再也不可以让师兄陪伴自己了,因为三天前的晚上,胡家遭受魔教的袭击,师兄方

0评论2024-01-2444

孤狼
1阳春三月的早晨,江家庄江府后堂,护院小刀站在屋檐下,怀里紧紧抱着一把小刀,阳光照在他的脸上,那道刀疤显得异常狰狞。小刀其实不叫小刀,只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小刀这个名字是江家大小姐江雪荑给他取的,他很喜欢。他也很喜欢江雪

0评论2024-01-2447

神医蜈蚣
哈尼族有个著名的接骨医生,配制了一种接骨的草药,医治骨折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止痛、止血、消炎,药到病除,他被人们誉为接骨“神医”。奇怪的是,这种接骨术并非祖传,而是蜈蚣教给他的。其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正午,这个哈尼族医生在山路边的一

0评论2024-01-2473

别糊弄神医
清朝年间,卫运河畔有一位老中医,医术非常高明,有人说他能悬丝诊脉,方圆几十里的人有病都找他诊治。    夏日的一天,老中医被一家员外请到府上,落座后,员外开口道:“不才有一女,前些日子不思饮食还时常呕吐。久闻先生精通医术,故此相请。”

0评论2024-01-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