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老神医(上)

2024-01-17 19:42320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老神医(上)

民国十七年,在奉化锦屏路有一家“清风药庐”,药庐的主人是一位叫薛无垢的老先生。薛无垢花甲年纪,五短身材,却生得鹤发童颜,神清目爽,尤其张口的时候,两排牙齿贼亮贼亮的。

薛无垢浸淫中医五十年,一身精湛的医术几乎到达了没有治不了疑难杂症的境界,病人都是苦着脸进来,不用多少工夫,就如释重负地回去。薛无垢对穷人、老人倍加眷顾,除了减免诊金、药费,空闲时还会亲自上门给他们复诊。

因此,在以奉化为中心的几个县城,除了个别不服的同行,可说是有口皆碑,赞他“德艺双馨”。此外,念他一大把岁数,人们都改称“老神医”。渐渐地,原来的“薛神医”就从脑海中淡去了,甚至连他的本名也慢慢模糊了。在大家眼里,只要铭记这儿有个慈悲的老神医就足够了。

这天,病人出奇多,“清风药庐”的大堂都快挤爆了,病人们嘴里都轻声念着:“我最信得过老神医!”

老神医耳聪目明,听了后更加不敢懈怠,所以,连药童刚才送来的那张字条也一直没顾上看。

药童说字条是一个陌生人递的,那人等不到老神医看完诊,就向药童借了纸笔留言,说也没什么大事,请老神医空下时再看。

病人满堂,老神医想既然不急,就先搁抽屉里吧。

老神医两根枯瘦的手指触到腕子,两道犀利的目光扫过五官,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大笔一挥方子就出来了,叫药童领着去抓药。

“老神医——”两个穿短褂的汉子抬着一副担架冲散人群,担架上躺着的也是一个汉子,右腿微屈,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腿了,疼得够劲儿。

老神医撩起长袍,跳离座椅,喊了声:“先来的各位,请让先!”

“哎哟,怎么这样啊?”有两个官家公子哥儿轻声抱怨。

老神医权作充耳不闻,挽起袖子,一只手托着汉子大腿,另一只手捏了两下骨头,忽地双手似白鸟翻飞,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只听“咔嚓”一声。

汉子打老神医托起他大腿后,就把头扭向一边,一直闭着眼,龇着牙,下巴都缩进颈子里了,准备重重挨几下。

老神医笑着说:“接上了。”

只有极个别生人瞠目结舌:“真神啊!”大多数人还是淡定的:“神医,当然神啦!”

老神医给汉子涂上药膏,夹上夹板,也不忘叮嘱:“记住,伤筋动骨一百天,可别落下后遗症了。”

汉子面露难色:“老神医,诊全我……”

“老神医,他一家子十几口,连下锅的米都……要不算了吧?”两个陪同者如是说。

老神医不是不知汉子家的境况,微一叹息,余光掠过坐在对面候诊的几个公子哥儿,拉长了声音:“药费是一定要给的,迟一点补上倒没关系。”

“那是,那是,看病给钱,天公地道。”汉子连连点头,感恩不尽。

老神医回身进屋,拿了四个小纸包给汉子,说:“这四包活血止疼的药我送你了。”

汉子热泪盈眶:“您老真是……”他发现其中一包药特别重,特别硬,像是一个圆形的东西,对这种东西是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汉子躺在担架上,仰望着这个小老头,宛如一座高山,喉腔再也挤不出半个音。

公子哥儿坐到案前,老神医也像祖父爱护孙儿一般,完了呢,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能让自己变得开心点,那这病就好得更快了,没病也能增寿呢!”

公子哥儿倏地来了兴致:“我也想开心呢,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开心起来?”

老神医不紧不慢地说:“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可太多了,但只有一种最有效,也可以说是最容易的。”

公子哥儿迫不及待:“是什么?”

老神医一捋胡须:“帮助别人呀!”

公子哥儿想了一下,脸红过耳根,站起身,向老神医恭恭敬敬鞠了个躬。

这下,人们对老神医出神入化的医术,佩服得更加五体投地,无怪乎能望官民两界。

落日的余晖照洒在锦屏大道上,病人们都说说笑笑地回去了,“清风药庐”又回到晨曦微透后那一会儿的宁静了,也是一天中难得的一个闲暇,不过,老神医感到非常充实:“儿女有了着落,而自己能这样过完一生,何尝不是好事啊?”

老神医忽然想起字条的事,拉开抽屉,展开一看,眉头一紧,唤来药童,问道:“给你字条的人,多大年纪?长什么模样?”

药童起先津津有味地啃着番薯,此时被老神医急切的两问愣住了,怯怯说:“跟您差不多岁数,土里土气的,是个老农夫的样子。”

“老农夫?”老神医喃喃自语。

“师傅,纸条上写的是啥意思啊?”药童笑着问。

“也没啥意思。”老神医淡然一笑,忽然问,“咱家的番薯不是早吃完了吗,你又打哪儿来的?”

“老农夫给的啊,我给他当信差,他从背上的箩筐里拣了两红心番薯送给我。”

“红心番薯?”老神医拿过药童吃剩的一截,那是上好的红薯,专门用来煲番薯糯米粥的,城北倒是专有农人种植,目光再次落到落款……

接老神医(下)

以上就是老神医(上)的全部内容,更多故事尽在舟舟文学故事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回魂神医裘奶奶
北宋年间,泰山脚下的枣树杈子村,出过这样一桩奇事。 这日傍晚,村中的房奶奶,从自家厨房出来,下石头台阶时不慎跌了一跤,摔到了脑袋,当时就咽了气。她儿子房石头忙请郎中来瞧看,确定人已过世、回天乏术后,晚辈们恸哭了一场,布置了灵堂,将遗体停放在

0评论2024-01-26156

神医知府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神医知府 1、盛世怪盗 江州府的南山上有座“闲云观”,观里的住持归远道士年过八旬,医术精湛,且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是远近闻名的“老神仙”。就连知府张应,在他面前都以晚辈自居,常

0评论2024-01-2685

神医丑道士
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朱棣突发怪病,太医们使尽浑身解数,也没找到病因所在,就更不用说治疗了,因此朱棣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但为了避免引起朝中上下的恐慌,对外只宣称皇上龙体欠安,暂不临朝,只在寝宫处理政务。正当宫中上下束手无策之际,太医王全德向

0评论2024-01-2570

皇帝和神医
1.首辅染病明朝万历九年冬天,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是身染重病,不能视事,请求在家歇养。万历皇帝看了张居正的奏章,没吱声。不一会儿,总领太监章多福带着人把一大堆公文从张居正的办公处所搬来,请万历皇帝处置。万历皇帝瞅了这

0评论2024-01-2562

牛家集阴医
1火势逼宫民国年间,江西豫县有一个牛家集,是个只有二三百户人家的小村子。这天中午,一辆包金嵌银的马车沿街驶来,车夫收缰后,辕马“噗噗”地打着响鼻,停在了镇中的土街之上。一胖一瘦两名保镖拉开车门,从车内走下来了一个油头粉面的侏儒。这个侏儒身

0评论2024-01-2581

都是知了惹的祸
马博士一向以大胆妄为和异想天开名震学术界,好在他已经从大学教授的岗位退休回家,总算没有再给世人添加麻烦。一、知了胶水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马博士忙碌了一上午,正想好好睡个午觉。由于这些年来用脑过度,教授有些神经衰弱,听到细小的声音就难以入睡,

0评论2024-01-2463

洞房擒凶
洞房擒凶惨案幸未灭门夜色降临,秋月倚于红栏上,望着纷纷扬扬的绵绵微雨。今晚是元宵节,若在往年,秋月早就与师兄方德举着油纸伞,开开心心看花灯去了。但今年的元宵节晚上,秋月再也不可以让师兄陪伴自己了,因为三天前的晚上,胡家遭受魔教的袭击,师兄方

0评论2024-01-2443

孤狼
1阳春三月的早晨,江家庄江府后堂,护院小刀站在屋檐下,怀里紧紧抱着一把小刀,阳光照在他的脸上,那道刀疤显得异常狰狞。小刀其实不叫小刀,只是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连他自己也忘记了。小刀这个名字是江家大小姐江雪荑给他取的,他很喜欢。他也很喜欢江雪

0评论2024-01-2442

神医蜈蚣
哈尼族有个著名的接骨医生,配制了一种接骨的草药,医治骨折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止痛、止血、消炎,药到病除,他被人们誉为接骨“神医”。奇怪的是,这种接骨术并非祖传,而是蜈蚣教给他的。其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正午,这个哈尼族医生在山路边的一

0评论2024-01-2471

别糊弄神医
清朝年间,卫运河畔有一位老中医,医术非常高明,有人说他能悬丝诊脉,方圆几十里的人有病都找他诊治。    夏日的一天,老中医被一家员外请到府上,落座后,员外开口道:“不才有一女,前些日子不思饮食还时常呕吐。久闻先生精通医术,故此相请。”

0评论2024-01-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