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周瑜赤壁布火阵

2024-01-17 18:46410

周瑜赤壁布火阵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名叫周瑜。他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决策能力,被誉为“赤壁之音”。他才华横溢,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传奇故事。

据说,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曾运用一项绝妙的计策,布下了著名的“火阵”。这个计策是他运用了风势和火焰的特性,巧妙地将敌人船队引向一个必败的局面。

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周瑜所守的江南地区。周瑜和他的盟友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曹操的入侵。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相对薄弱,而曹操军队军力庞大,因此必须想个办法来应对。

周瑜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采用火攻。他了解到,曹操的军队主要是由陆地军队和水军组成,而自己的军队在水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他决定在赤壁一带将曹操的船队吸引过来,然后巧妙地运用风向和火焰来消灭敌人。

于是,周瑜命令手下将大量的木筏、竹筏等船只从江中漂流下来,形成一片看似无序的火海。火焰熊熊燃烧,黑烟弥漫,给人一种无法逾越的威胁感。

曹操见状,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机会,于是亲自带领水军向火海冲去。然而,当他们进入火海之后,周瑜的计划开始生效。他利用船队分散的形势,密切观察风向变化,并合理运用火力,让火势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无法逃脱的火阵。

曹操水军陷入了恐慌,彷徨之中,无法齐头并进。恐惧感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他们纷纷争相退走,被火海所逼。曹操的败退,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场景。

周瑜的智慧和勇气在这个决战中得到充分展示。他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元素,并通过仔细的观察和计算,将敌人引入火海,并最终获得了胜利。他的这一计策非常精确和高明,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周瑜这位伟大军事家的智慧和勇气,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就能够找到突破口,逆境中寻求胜利的可能性。周瑜赤壁布火阵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永不磨灭的传奇故事。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周瑜火攻赤壁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

0评论2024-01-25113

苏东坡游赤壁
司马光执政后,把宋神宗贬谪的许多大臣都召回朝廷,其中有两个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音shì)和苏辙(音zhé)。苏轼兄弟俩,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二十岁刚出头的那年,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和苏辙到京城去考进士。主考官欧阳修,正在注

0评论2024-01-25148

三国中的“草船借箭”
提到“草船借箭”人们就会想到诸葛亮。其实,那是小说家的张冠李戴。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借箭的地方也不在赤壁,而是在濡须口。公元213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攻克巢湖的濡须口,进逼长江,与孙权隔江对峙。孙权求胜心切,带着一些军

0评论2024-01-2580

大船称象
大船称象东汉末年,献帝无能,大权全落入了曹操手里,由于战绩显著,从一开始的将军到丞相,后来又封魏公,到最后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并且加九锡,九千岁,位仅次于献帝一人之下。东吴的孙权害怕有朝一日曹操率兵攻打东吴,以报赤壁火烧之仇,于是就臣服了曹操

0评论2024-01-2467

苏轼为何极致推崇周瑜?他眼中的周瑜和曹操
三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非常出彩的一段。后世人认识到这段历史,大多数都源自于《三国演义》。而实际上,不是三国演义成就三国,而是三国那个群雄并起、英才辈出的年代成全了《三国演义》。三国有智勇双全的大将,有运筹帷幄的军师,有广纳贤

0评论2024-01-2376

回家的车
五月初四的清晨,睁开眼,屋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昏黑。背着行李走出寝室大楼,校园里安静的就像一大片黄昏里的沼泽,静谧的安详。零零落落的几个人就像归巢的鸟雀,默默地在苍白的天幕下飞行。钻进公交539的车上,整个人立即变成了包在粽子里,那众多米粒中的

0评论2024-01-2359

用心面对生活
岁月流转,时光易逝,昨日黄花正盛开,今朝却已是春回大地,万物自然。感慨于旧日的一去不复返时,突然想到多少的日子就这样慢慢的过去了,在蹉跎的时间里,或许曾经迷茫与彷徨,或许曾经高兴与快乐,也或许曾经忧愁与悲伤,可那些回忆终究只是回忆,留给我们

0评论2024-01-2343

东吴名将黄盖的生平简介 黄盖有多厉害?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周瑜部将黄盖提出了采用火攻曹操的办法,这才大败曹操。但是,千万年时间过去了,世人想起赤壁之战时,想起的不是黄盖,而是诸葛亮和周瑜。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获胜的风头被诸葛亮和周瑜抢

0评论2024-01-2358

偶尔软弱
一个内心再强大的人,也都有过偶尔软弱的时候。人的生命就像一张紧绷的弓,老是那么紧张地绷着,弓弦很容易断,所以古时那些善于爱护良弓的人,都会时不时松松弓弦,这样,真到了该用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射雕射虎。人也是如此,如果实在做不到一张一弛,那

0评论2024-01-2350

苏东坡人物简介 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学史上对苏东坡的评价都很高,就我们从小所学的诗歌、词赋和古文来讲,苏东坡的作品质量和数量都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不愧于他大文豪的称呼。据记载,现今存有他的诗3900余首,更别提他的散文、书法和绘画作品等等。总之一句话,高质量

0评论2024-01-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