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和家长沟通?

2023-02-23 15:573410

家长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幼儿园,教师每天都会接触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的家长。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使他们愿意配合幼儿园工作,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自己呢?

亿童家园共育

沟通技巧一:悉心引导

对症人群:包办代替型家长

有些家长经常说:“老师,我们家孩子不会穿鞋,请老师帮忙穿好;我的孩子吃饭慢,老师多给喂喂”……此类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事事包办,不肯放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应对措施

利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家长单独沟通,让他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掌握的生活技能,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幼儿园给孩子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并把孩子的进步及时反馈给家长。

亿童家园共育

沟通技巧二:细致执着

对症人群:放任随意型家长

有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是“小儿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孩子在幼儿园或在家中的情况。

应对措施

工作要做得更细致,不能因为家长不重视就放弃。

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可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关注。

宣传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亿童家园共育

沟通技巧三:自信从容

对症人群:高傲严苛型家长

此类家长文化层次较高,对孩子的幼儿教育比较重视,在教育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这类家长不仅对自己孩子的要求颇高,对教师的工作要求也比较严苛,经常来指手划脚一番幼儿园老师如何做好和家长沟通?,显示出自己很懂行。

应对措施

要有自信,相信自己作为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不能因为家长学历高就盲目示弱。

在交流前要做足准备,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寻相应的理论支持并思考指导策略,做到胸有成竹。

对于家长提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判断,阐述观点要有理有据,凭借专业素养赢得家长的认同。

亿童家园共育

沟通技巧四:晓之以理

对症人群:望子成龙型家长

有些家长一来接送孩子,就和老师长谈,还经常给老师打电话,事无巨细地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种种表现。这类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的心态过重,希望孩子样样都出类拔萃。

应对措施

与家长单独沟通,让家长了解此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讨论过分管束的后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在幼儿入园、离园时主动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情况,多报喜、少报忧,最好长话短说。

舒缓幼儿情绪,鼓励其认真完成每件事,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

亿童家园共育

沟通技巧五:主动引导

对症人群:依赖退避型家长

有的家长即使对幼儿园或教师有意见也会藏在心里,不敢与教师沟通,因为他们担心提了意见后教师会向孩子撒气;还有部分家长则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想给教师添麻烦等原因,不愿与老师进行沟通。

应对措施

老师要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及时将孩子在园的点点滴滴向家长汇报,让家长感到教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如,每天离园时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今天倩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今天林林吃了两碗饭等,家长会感受到孩子在教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从而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交流。

亿童家园共育

沟通技巧六:微笑倾听

对症人群:冲动直率型家长

冲动直率的家长遇到问题往往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当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委屈时,不会先理智分析,只会冲动地来兴师问罪。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教师如果稍作辩解,反而会使情况更为恶化。

应对措施

面对家长的指责,要克制自己,不要和家长争执,而是要诚恳地倾听,让家长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情绪也会有所缓和。

等家长平静下来后再进行解释,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双臂”,两者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内容会稍有编辑,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