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古琴的鉴赏与识别知识科普

2024-04-08 01:201690

古琴的鉴赏与识别,是古琴的常识,收集了不同时期琴家和各类琴谱,综合整理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用材:古书典籍一般大多记载说用桐木作面,梓木作底。原理是面板要松,便于振动发声。底板选较硬质木材,起到反射音响的作用。今常见有用房梁的旧杉木制琴,效果甚好;也见有用青桐木(秋桐)、松木等木材制作。底板出梓木外也有用塞木、楠木等木材制作;也见有杂木制作或面底皆为杉木的。

音色:以弹奏为主要目的的选购者,无疑要以琴的音色为第一标准,这是选择一张琴的关键所在。前人说:“尝论古琴以音色为第一,木质次之,断纹又次之,题识更次之,以二者可损坏可伪作也。”(杨时百《琴学丛书》十一?藏琴录卷一)实为高人所论。古人对古琴的音色曾有过“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九德”的说法。然一张琴能具“九德”几无可能,若能有三四“德”已是一张好琴了。

所谓古琴“好”的音色,应是琴体能得到充分振动,声音饱满、圆润、厚实、清亮、晶莹、通透……古书有说上好的琴声应是“鼙鼓之声”,也即如鼓皮不是绷得很紧的“蹦蹦”声响。依笔者所鉴,琴声使人感觉到是从琴身的木头里透出,厚而有力、润而通透,且有高频的亮度,则是一张上好音色的古琴了。

通过弹奏还须检验按、泛、散三种音色音量是否基本统一,以及按音的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部位在音色音量上是否比较平均。这就是“九德”中的一德——“匀”

泛音是古琴上的一大特色,数量多且应用频繁。其音色要求明亮圆润并反应灵敏。另外,“徽”的安放精确与否与泛音音色清晰圆润有直接的关系。选择者可在已有的徽位上多作弹奏。因徽位是人工所为,如有偏误尚可移动改正。

与声音相比,琴的体态形状、色泽或稍有裂缝或部件有损坏等因素都可不为重要,因为都可更改及修缮。然音色好的古琴却不易得到,一旦有缘时则不可轻易舍弃,其他只要无碍弹奏则可不予苟求。而音质差劣的琴,一般是很难“修理”成一张好琴。

当然也存在由于审美的不同或某种特殊需要,选择的角度也会随之不同。

低头:是指琴面琴头处二徽、三徽到岳山并延伸及琴额的斜弧度。从琴尾到三徽左右,琴面基本呈平型。到了三徽左右就要朝琴头有个较明显的斜弧。这样既确保了琴面按音的主要部位弦与琴面保持较低的高度,也有利于左手按弦时轻松省力,按高音时也不觉得“抗指”。目前古琴的制作基本都是手工操作,“低头”无绝对严格的数据与依据,因此在选琴时宜多弹多感觉为好。

弦高:是指琴弦与琴面的高度。有“龙龈处一纸,岳山处一指”之说。即尾部可衬一张纸,岳山处可垫入一个食指。以七徽位置为准,四弦与琴面在0.4-0.5厘米的垂直高度,一弦不超过0.6-0.7厘米为宜。过高则左指按弦受累,习称“抗指”;过低的话,可能弦振动时所产生的振幅拍击琴面,出现“刹音”。可用手指在弦的四徽及九徽两处将弦压紧,看其间弦与琴面是否存在缝隙。若缝隙有1毫米之差,此琴必定抗指。

弧度:指琴面上由近身体一侧至徽一侧的弧度。此弧度必须适度,从演奏角度来说,琴面不宜过圆过扁。过圆,在两侧(如一二弦,六七弦)弦上弹奏时,腕因过高过低而影响运转。尤其按七弦上准时,左腕因过低而不适。过扁,在弹三、四、五弦尤其是七徽以上的音位时,大指鱼际部位会受到高音弦的阻碍,运指有欠顺畅。

徽位与泛音:徽位是弦长的几分之几比例数的位置。如七徽必定在有效振动弦长的1∕2处、四徽与十徽是1∕4处、一徽与十三徽是1∕8处……这几分之几的位点很窄,不得有二三毫米的误差。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泛音的音质及按音音准的误差(按音音准的精确度主要还是靠耳朵的听力辨别),不可忽略。在选琴时可用手指点弹,徽的位置精确则泛音音色清晰圆润,不精确则显喑哑。泛音音色好坏还与琴体共鸣腔结构的设计合理与否有关,合理者振动充分,音色饱满有弹性、有力度,反之单乏力无根底。

琴弦:古琴弦有两种——钢弦与丝弦。无论钢弦丝弦,由一弦至七弦递次由粗及细。钢弦用一根钢丝为内芯,辅以优质白丝,外层再用扁平的尼龙皮横向缠绕。此三种材料及制作工艺水平的优劣,决定了音质的优劣。选择时可细看横向缠绕的尼龙皮有无不匀或松脱;手指抚摸弦的表面,感觉其光滑程度及有无细微的疙瘩突起。钢弦具有牢固、不受天气干湿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弦面光滑摩擦杂音少、音色明亮等优点。丝弦就用丝线搓成五、六、七弦,三根弦搓成绞丝,一、二、三、四弦,四根弦搓成绞丝后再缠以横向的外层。丝弦虽摩擦音较钢弦重,且易受干湿的影响,但其醇和纯净自然质朴的音色,却是钢弦无法比拟的。另,现已有改良的多材质的琴弦。

弦路:是指弦与弦间的距离。一般是1.9厘米,也有1.8厘米的。2厘米的,除了手掌特大者则嫌偏宽。

弦长:是指弦从岳山到龙龈有效振动的长度。古代古琴中见有100厘米到118厘米的不同长度。一般以120厘米到140厘米为宜。

刹音:刹音是弹奏按弦音时由于琴面不平、琴弦皱褶不直或弦离面板过近而出现的杂音。刹音既影响演奏又影响听觉。所以,古琴琴面的制作技术要求很高,尤其从琴尾到九、十徽处的琴面上不得有丝毫的高低凹凸。挑选古琴时,可在每根弦上从徽外至五、六徽,左指渐渐上移,右指不断弹拨,以此检查刹音的情况。当选择到一张音色较好的古琴而又有刹音时,则要慎重衡量得失,切勿因有刹音而随意弃之。因为音色好的古琴难得,刹音可视琴面状况而修复,琴弦皱褶则可更换。

磨弦音:磨弦音是古琴演奏时“走音”技法中的一个特征音响,无须避免。但须注意磨弦音的大小,有的琴因共鸣腔的设计不当,磨弦音大而干枯,并影响旋律乐音的连贯及听者对音乐的欣赏。磨弦音如若琴体木中渗出且又细润,则是可选之琴。

髹漆:根据制作工艺的要求,不论传统古琴还是新制古琴,在琴体木胚外面都涂以生漆和鹿角霜细粒沫(也有用瓦灰、瓷粉、金银屑末等物质)拌和的腻子,干透经多次磨平后擦以生漆,约有1-2毫米厚。这种漆层坚硬而又有松隙,有干松舒适的手感,且利于琴体的保护和振动,曾见有的古琴是用化学合成漆参入鹿角霜或石膏作为腻子制作而成。这种漆艺不但不利于琴体振动,而且手感腻涩,在左手走音时时常会发出“吱吱”杂声。所以选购或修理古琴时,宜以施生漆者为好。

仿断纹:断纹本是琴体木质经过长年振动及脱水风蚀后,琴面漆层出现的皱裂纹形。其纹形优美自然,为琴人所珍赏。因纹形的不同,有“流水纹”“蛇腹断”“冰裂纹”“牛毛纹”“行云纹”等之称。今也常见有仿制者,挑选时须注意纹峰不可涌突而起(突起则会引起“刹音”)、不可过失自然。

塌腰:是指琴面的中段,尤其七、八徽处一段平面出现的朝下微微低凹状。这是致命的缺陷,很难修复。遇有“塌腰”之琴,一般不宜选用。在挑选时可多弹多感受,也可目测。

外形:古琴式样很多,有仲尼式、落霞式、连珠式、伏羲式、蕉叶式、竹节式、混沌式等多种。式样与音色好坏的关系并不太大,且个人喜好不同。一般选择仲尼式、伏羲式为多。

琴的弹奏:一般说内腔结构合理的古琴,经过弹奏振动风化脱去水分油脂后,木质会有所松透,随之音色也会较好,所谓“越弹越好”。然结构不合理的古琴,是不可能越弹越好的。古代及明清有不少古琴由于结构不合理,弹了几百年也不见好,就是一个明证。

保管与收藏:不论新旧优劣之琴,都需注意妥善收藏。不弹时一般垂挂于干燥板壁上,而不宜平放,长时平放有可能导致“塌腰”。

古琴作为乐器,应经常弹奏为好,长时间不予弹奏振动,音色会木讷暗涩,且会生虫存蛀,以致损坏古琴。

今常听说某处见有唐琴甚至汉琴,实际上唐琴已是少见,汉琴几已绝迹。然古琴并非凡古皆好或越古越好。古代留下来的古琴中也见有制作粗糙、或因面底板木料过厚过,振动不充分而音色板结空乏者;有琴体过长、弦距不适、琴弦抗指而不宜弹奏者;更有甚者因残破朽则无法修复,或正中塌腰终为废琴者。目前传统古琴所存不多,有来历出典者,琴家或收藏家都视为珍宝,故求觅甚难。

古琴鉴赏与挑选很难定出绝对精确的度量标准数据,以上仅供古琴爱好者及有兴趣者参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古琴教学入门,指法篇——抹
《书院琴学入门篇》,真朴书院筹备了几个月。努力制作更精致、更准确的古琴入门基础学习视频,意在帮助处于偏远地区、苦于无处寻找古琴老师的琴友们,找到一条学习古琴比较中正的路。今日,把《书院琴学入门篇》这个新生儿带出来,愿有缘人可以从最基础的指法

0评论2025-05-2466

古琴的保养
时值冬季,又到了需精心呵护琴的季节。我们如何来养护琴呢?在此准备了一些古琴保养的方法,以供琴友们借鉴。如果岳山与承露间、龙龈与琴体间出现细小裂缝,是因为软硬两种木材张弛不同,不碍弹奏基本不用修理,湿度恢复它会慢慢消失。人弹琴而养心性,琴性也

0评论2025-05-13313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先看上联:山色青青,碧染如墨。“千秋画”,即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碧绿山色,如图似画,永不改变。而无“弦”之琴又该如何呢?自然界里的青山与流水,乃知音之物。说句玩笑话,君若看破红尘,一心求静,则青山如画、流

0评论2025-05-12373

【戴氏琴弦】古琴钢弦系列
【戴氏琴弦】古琴钢弦系列,是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2019年新研优质钢丝尼龙弦古琴弦,考虑配合不同斫琴特征以达到更佳音色,具有以下四型:【B】型:蚕丝工艺不同于A型弦,为戴氏独特工艺的【特研法】,音色优异,具有悠长余韵,适合较为松透古琴,且有助

0评论2025-05-06355

如何找准古琴各弦按音的具体位置?
四徽为七徽至岳山的二分之一处,故四徽按音为七徽按音的高八度,三弦散音为低音1,七徽按音为中音“1”,四徽按音便为高音“1”。九徽为琴弦的三分之一处,即三分损一处,故为本弦散音所生之音位——“子音”,如三弦散音为“1”,其九徽便为“5”。

0评论2025-04-21133

民乐、古琴演奏 管平湖《古琴曲集》2CD-WAV-582
管平湖《古琴曲集》2CD-WAV-582听过古琴独奏曲《流水》的人们,一定会想起中国已故的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管平湖的演奏风格古朴、刚健。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幽兰》、《离骚》、《大胡笳》、《小胡笳》、《秋鸿》、《白雪》等,经他打谱整

0评论2025-04-05233

古琴穗 良琴贵之原因考究
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音乐魅力之一,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可见,琴木材以旧材为好,旧材能做琴的更是难得,如果制琴的明清年代老杉木琴和梧桐木琴价格均上万元,

0评论2025-04-04199

认知 | 古琴形制四种来源
制作师造琴,主要体现在把龙池和凤沼的比例关系科学的制作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有连珠式、凤势式、灵机式等。但是,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并遵循美的规律和科学的发声原理,完全可以创作出无穷的古琴样式来。

0评论2025-04-01207

古琴——手势之美,乐器之冠
古琴的手势之美可能是所有乐器之冠。我们爱着这琴音,不仅是因为它的深邃古老的声音,也不仅因为它灿若星河的漆面,也不仅因为它是乐器中唯一拟人化的乐器,而着弹琴的手势也是美的让人心生欢喜!所以端坐琴前,双肩放松,如行太极,用最美的手势去弹出一个个

0评论2025-03-28123

如听万壑松
我初次读到这里时几乎要垂涎三尺,即使那时我的手指还从未抚过古琴的琴弦。这之后,每月有两个或者三个周末,我跋涉过半个北京城,去一处名为“流水音”的茶舍上古琴课。而在我正式接触古琴后,那些书中读来的寄情于琴和知音相交的故事才逐渐生动丰满起来。

0评论2025-03-2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