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何明威和他创制的混沌式古琴,附视频

2024-03-14 03:452920

本文转何明威老师的文章《混沌》,来自于汤乔兄公众号。按惯例,我先用编者按引入一下:

很多人看到混沌式,会以为这是传统样式,混沌的名字再加上大道无形的造型,似乎根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毫无违和感。但实际上这是四川成都的何明威先生于八十年代新创的一种样式。音色方面,混沌式古琴也容易出好的声音,这些年越来越受到斫琴师们的喜爱。

近十几年来很多斫琴师都在寻求制式的创新,新的样式如雨后春笋班层出不穷,听说有的斫琴师已经创造了百余种新琴型。这些年新琴型虽多,但或许能流传千古成为经典的样式凤毛麟角。而不过四十年的时间,当今古琴样式里,混沌式似乎与仲尼、伏羲、蕉叶一道成了最常见的几种形制之一。这无疑与何明威老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制琴精神相关,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

说到何老师的混沌式,在05年前后我亦曾拥有过一张。那张琴内敛温润,乃是上品。但年少时不懂惜物,总觉什么都不稀缺,售予了琴友。也正是怀念那张混沌,我一开始自己做琴的时候就从混沌入手。在北京律和古琴研习社,放着一张流露出笨拙手工感的带着银徽的琴,就是我14年开始做的第一张琴,仿照何明威老师混沌式,留给自己敝帚自珍。

古琴伏羲仲尼_伏羲曲古琴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

19年春夏之际与何明威老师合影

本文中,我放了一段何明威老师演奏《孤馆遇神》的录像。这首琴曲听起来可能比较怪,甚至一惊一乍的,讲的是嵇康夜半抚琴遇鬼之事。恰好此曲我早年曾经在四川成都跟戴茹老师学过,如果将来有时间的话专门发一篇文章聊聊弹琴“遇到鬼”的那些事。

八旬翁何明威演奏《孤馆遇神》

鸿蒙初开乾坤定,

清浊浮沉天地分。

庖牺削桐以为器,

混兮沌兮今古情。

——何明威

在我的斫琴生涯中,混沌式的形成及创制,是偶然,也是必然,或者说是一种宿命。

我骨子里是一个受传统文化浸润很深的人,虽然没有迂腐到“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但基本的仁智礼仪信却是自小就遵从而不敢有违半分的。同时,我又是一个不愿被一切陈规陋习束缚的人,信奉“从心所欲不逾矩”,希望自己做人做事,都能做得清醒,做得明白,不拾人牙慧,不亦步亦趋。

或许,这和我的童年时代,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我家的孩子皆为四岁发蒙,此后方可踏足家中的书楼。父亲又在何氏钟俊公祠里办了私塾,除了逢年过节,不论刮风下雨,本族的所有适龄孩子皆是要日日跟先生学习、日日温故而知新的。先生教授的知识并非只有四书五经等旧学内容,开课的书本反倒是新学之《共和国文》。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延展读物,《幼学琼林》便是其中之一。“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此书卷一开篇的这段文字给幼时之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以至几十年后都难在脑海中淡去,终究成为创制“混沌”琴式的一颗种子。

古琴伏羲仲尼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伏羲曲古琴

松涛壮读楼(残部)——何明威老师的父亲为家族学龄儿童所建私塾

混沌,又作浑沌、混沦。不少国家的神话传说中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相通说法,即宇宙皆始源于混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更是进一步对混沌作了阐释:“天地未形,笼罩一切、充塞寰宇者,实为一相,今名之曰浑沌。其象未化,无形聚集。”这与《列子·天瑞篇》中的描述不谋而合:“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即时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简而言之,无形迷蒙浑然一体,此乃混沌之状。打破此状之人乃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之神——盘古。“盘古开天”这一则,说的正是盘古于混沌中开辟天地、创立世界,也就是“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幼学琼林》之描绘于我思想里植下深根,混沌,乃是万物之源的模样。

古琴乃中国最早的弦乐器。相传制琴的鼻祖是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所制琴式后称伏羲式,传承至今。据此传说,伏羲式就应该是古琴最早的琴式。这个传说我是从没信过。有文曰:“上古之时,未有衣服,其用以蔽体者,夏则树叶,冬则兽皮,及黃帝时,西陵氏有女曰嫘祖,为黃帝元妃,发明蚕丝之用,乃教民育蚕制丝,以制衣裳。”如文,上古乃茹毛饮血时期,蔽体之衣尚且没有,而伏羲式却已有颈有肩有腰,岳山岳裙龙池凤沼雁足兼具。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张战国早期类似古琴的五弦琴具,算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古琴”。即便这张属于公元前四百多年之琴,也尚无完整的颈肩腰型制,更何况蛮荒的上古时期!当今之伏羲式绝不是古琴最早的模样。那么以什么琴式才能呈现古琴初始之美呢?我以为,当以“混沌”形态为宜!

伏羲曲古琴_古琴伏羲仲尼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

伏羲曲古琴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古琴伏羲仲尼

何明威老师于日前锦江琴社纪念演出中

作为中国传统精神的核心部分,混沌思维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儒家的“仁智”统一,道家的“性命双修”,禅宗的“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无一不闪烁着混沌的智慧之光。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这正是天地合一、天人合一的鸿蒙状态。它是混一的,也是纯净的,是主体与其体悟对象的相融相生。

古琴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从本质上讲,它首先应该是一种乐器,一种文化内涵丰富的乐器,乐器就当行使音乐之功效,且听我《乐说》:音乐者何?察之音而施之节拍者也。乐使人乐,使人悲,使人奋起。其为器也,或丝或竹或土或木或金革;其为声也,轻重高下,各有定法。时若抑而忽扬,由徐而转疾,顿挫美妙,益能动人。古人习礼以节进退,习乐以和心志。今人习乐,焉能不师古人耶!

在创制混沌琴式之前,我已有过斫制仲尼式、伏羲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蕉叶式等传统琴式的成功尝试。斫琴讲技艺,更讲科学。古琴属箱体震动,凡箱体震动,结构越简单,产生的音程构成越纯、不和谐音越少,而粘接面越多越不利共振,对“九德”之说中“匀、透”的呈现影响最大。因而,繁复之工当为摒弃,一种浑然天成的琴式呼之欲出,它是我的审美,也融入琴的发展,给后世留存一个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琴式,既致敬先贤,亦无愧后世。

于是,我舍弃了所有外在的各种多余线条、部件,几乎以一条弧线贯穿混沌式的始终。它惟恍惟惚,呈现一种且无且虚且空的外在形态,却又在返璞归真的型制中,追求一贯乾坤的圆融之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试制成功第一张混沌式古琴。

一九九六年夏秋之交,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一对青年男女穿行其间,不时打听古琴摊位的信息。

他们来自天津,旅行结婚,准备第二天前往九寨沟。

在送仙桥,他们偶遇四川省曲艺团的王华德先生。王先生仙风道骨,鹤发银髯,思维敏捷,幽默风趣,打油诗开口便来,乃本地曲艺界名家,主业清音琵琶,与清音大家李月秋、四川扬琴泰斗李德才齐名。他酷爱古琴,年轻时受业于上一辈蜀中琴人易善达。同时,他也是古董玩家,经常出入于古玩市场,人缘广泛,对古玩有一定鉴赏力,藏品颇丰,外号昵称“王半仙”。听到这对青年男女喜好古琴,王先生心生好感,遂主动搭话,并邀至家中做客。

那时,王先生收藏了我早期的一张混沌琴。这对青年男女试弹后,当即改变了行程,留在了成都,请王先生介绍于我,欲登门拜访。其实,原本打算在送仙桥淘一张老琴的他们,是喜欢上了我斫的新琴。

男青年姓汤,名乔,后来成了我的学生。各种琴式中,他也喜欢混沌式。究其始,视其终,这也是一种圆融。

王先生收藏的那张混沌琴,几经辗转,现由成都琴人毛拙铸收藏。琴腹内有我题写的成琴年款:壬申金秋(1992),编号:131。陈子庄先生高足、蜀中书画名家陈滞冬补题曰:“成都何明威先生以斫琴名天下。此先生早年所制,成俊兄得之,其永宝诸。”

伏羲曲古琴_古琴伏羲仲尼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

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古琴伏羲仲尼_伏羲曲古琴

古琴伏羲仲尼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伏羲曲古琴

王华德先生当年所藏何琴,混沌式。现由毛茁铸珍藏。

小青年毛茁铸,四川音乐学院古琴教授戴茹高足,近年从成都赴天津求学,得空常与汤乔琴聚,成为忘年交。

还有一张混沌琴,亦是我早年斫制,其上有新加坡画家江东航识语:“此琴乃蜀人何明威所斫,名曰‘古音’。癸酉暮春之初,贤友纪自群自沪携来,观其形古朴。抚弄之间,音质优美。并请海上琴家龚一试弹,定为琴中神品,嘱余永守勿易,珍之宝之。丙子冬至后三日,江东航识于枕琴轩。——吴郡受斋钟天铎书,弟子沈弘刊。”钟天铎,号受斋,祖籍浙江吴兴,美籍华人,著名书画家。

古琴伏羲仲尼_伏羲曲古琴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

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伏羲曲古琴_古琴伏羲仲尼

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伏羲曲古琴_古琴伏羲仲尼

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伏羲曲古琴_古琴伏羲仲尼

混沌式古琴 古音

刻文中所记“纪自群”实为纪志群,新加坡人,上海音乐学院古琴本科毕业,受教于龚一先生。后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古琴博士,导师吴文光先生。

伏羲曲古琴_伏羲古琴尺寸详图_古琴伏羲仲尼

年前纪志群先生来访与何明威老师合影

方家的错爱,朋友的赞誉,我受之有愧。但琴之为缘,居然如此神奇,它连接了东南西北不同之地域和国度,也连接了相识或不相识的老中青几代人,足以让我感怀莫名。我想,与混沌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一样,它同样是偶然,却也是必然,是一种宿命,是琴人骨子里无法舍弃的浓得化不开之爱恋。

至于创研混沌式的甘苦,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如今也不值得说道了。我尤其不愿意说,混沌式已达至我的梦想。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它的出现,对得起我这几十年斫琴生涯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噫吁嚱!有形者生于无形,无形者匿于有形,混矣沌矣,何其大哉!

诗曰:且混且沌开幽窍,惟恍惟惚叹空灵,天地合一贯乾坤,人有梦想琴有魂。

淘宝店名:王宁古琴工作室(淘宝店春节不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琴曲浅析之酒狂
后由近代古琴名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为蓝本,并参照《西麓堂琴统》理打谱,他确定乐曲为三拍节奏、重音放在第二拍,这种处理,在传统琴曲中非常奇特,乐曲通过流畅而富有激情的旋律,描绘出那种醉酒朦胧的情态和愤世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

0评论2025-08-14203

古琴曲欣赏《平沙落雁》弹奏:李悦绵延不断,优美动听
连绵不停,优美千万里衡阳,衔芦花,宿柳岸,异国飘零。别名《雁落平沙》,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有多种派别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气度。年第一版的《古琴曲集》第一集收入了六位琴家的演奏谱,对于此曲的作者,有唐朝陈子昂之说,宋朝毛敏仲、田

0评论2025-08-03196

先河古琴-年轻人学古琴有哪些好处?
成年人学琴,非特有好古之心,一般不学,一旦所学,那定是把琴当做生命一般。“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一老师,比任何名师大腕都重要。古琴是易学难精!年轻人学琴多浮躁,成年人学琴则多专注;浮

0评论2025-08-01232

圣人雅乐:古琴,从来不是弹给人听的?
琴音不是为了远播,而是为了“近人”——只给弹琴者自己,或少数知音聆听。雅乐与俗乐的分野:古琴的文化定位俗乐则是娱乐之用,如琵琶、筝、笛等。这种变化让许多人误以为古琴和其他乐器一样,也是用来表演的。然而,真正的琴人依然坚持古琴的“内向性”——

0评论2025-07-30246

天音阁古琴调音器app
软件标签:古琴调音器调音器app天音阁古琴调音器软件是一款专业的古琴音准调音app,可以最准确的辨别音调的偏差,独家算法技术职称,辨别确度高,更有专业指导,让你轻松学习古琴。古琴调音器app简介古琴调音,是天音阁专为初级古琴学员精心打造设计

0评论2025-07-29260

古琴作文7篇
优秀的作文能够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写作文是我们表达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让我们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以下是吾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琴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古琴作文篇1古琴作文篇2古琴作文篇3第一次,我看到了古琴。古琴作文

0评论2025-07-28139

以琴会友 在交流中创新传承非遗文化
扬州广陵派古琴(古琴制作)传承人单卫林表示,这是他第4次参加成都国际古琴艺术节,他直言四川有着深厚的古琴传统与浓厚的古琴氛围,艺术节更是为中外古琴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艺术节让我们以琴会友,大家在交流中为非遗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0评论2025-07-17205

古琴曲平沙落雁简介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汉族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古琴曲《平沙落雁》的概述古琴曲《平沙落雁》的意境《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平沙落雁,本是着名的自然景色「潇湘八景」之一。古琴曲

0评论2025-07-09149

古琴,天地之间的呼吸
回想,回响,古琴其实从来都没有“高冷”的屏障,它不过是一呼一吸,在人世间,在天地间。古琴却恰恰相反,它更像是一种背景乐,旋律感节奏感似乎隐藏了起来,它永远留有呼吸口,允许万物进进或出出。第一次感悟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光亮,还是在古琴里。琴

0评论2025-07-08215

一分钟了解中国古琴,聆听千年古乐的低语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中之王”。古琴的声音低沉而深邃,被称为“天籁之音”,仿佛能带你穿越时空,聆听千年前大自然的呼吸。它的声音清幽、淡雅,每一弦每一音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境。你无需是音乐专家,只要静

0评论2025-07-0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