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你想知道的古琴基础知识都在这里

2023-12-15 06:091780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国最古老、深邃、空灵、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乐坛上,古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千百年来,古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苍远的哲学意境和丰富厚重的文史底蕴,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古琴历史悠久,关于其长短却是众说纷纭,无法确定其产生的具体年代。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而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为2016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了约300年。以当今考古出土古琴的实物资料以及我国早期的文献资料《尚书》《诗经》《乐记》等史料为依据,古琴迄今为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的形制演变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琴操》载:“伏羲作琴。”《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礼记》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三国魏《广雅》中记载:“神农氏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徽、羽。文王增二弦,曰少宫、商。”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由此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作为追记的远古传说,难为信凭,但它们暗示着古人相信琴的出现非常遥远,古琴在当时已经出现,并有了一定范围的影响和应用。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已大致定型,为后世通用的形制,沿用至今。

上下三千余年间,古琴艺术经过历代琴人琴师的创造和发展,取得了高度成就,积累了无比丰厚的演奏曲目、演奏经验和成熟的演奏技法,创造了古琴特有的文字谱和减字谱。自南朝丘明《碣石调·幽兰》文字谱,至明朝《神奇密谱》、清末《琴学丛书》到民国的《梅庵琴谱》,流传至今的历代手抄或刊印的古琴谱集就多达一百五十余部,其中累计有三千余首琴曲曲谱。此外,还有历代大量琴学专著传世。而古琴的演奏法、记谱法、琴史、琴律、美学等方面均已形成较为独立完整的体系,被称作“琴学”。其内容精深博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也是反映中国哲学、历史、文学的镜子,这些无疑都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极为丰厚和珍贵的财富。

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早在周朝时期已经在社会音乐生活中广泛血承载了“乐教”的功能,与“礼教”相辅相成,以一种柔和的方式教化民众和亲共爱,实现安和宁、心雅正的礼教文明。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民间,深得人们喜爱,可以从《诗经)中得到印正,《诗经·周南·关唯》:“窃究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廊风·定之方中》:“椅桐样漆,爱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日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些都说明古琴在当时具有相当广泛的认知度,且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受人喜爱的乐器。此外,古琴的身影还广泛存在于在古代的诗词、史书、小说、戏文、绘画、瓷器之中,这些无一不在说明古琴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传承到了今天。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古琴也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这一特性也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已然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困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不绝,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也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数千年来,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传统音乐。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和古琴制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为公认的人类共同的重要精神财富: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古琴文化列入了重点保护和传承的范围。

新时代下,古琴这一穿梭了3000多年历史长河的文化产物,正在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人们对古琴的认识和热爱也逐渐升温。相信在未来,古琴音乐文化一定会更加健康地传承与发展!

古琴资料_古琴资料百度网盘_古琴资料唱片选中国唱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古琴穗 良琴贵之原因考究
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音乐魅力之一,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可见,琴木材以旧材为好,旧材能做琴的更是难得,如果制琴的明清年代老杉木琴和梧桐木琴价格均上万元,

0评论2025-04-04158

认知 | 古琴形制四种来源
制作师造琴,主要体现在把龙池和凤沼的比例关系科学的制作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有连珠式、凤势式、灵机式等。但是,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并遵循美的规律和科学的发声原理,完全可以创作出无穷的古琴样式来。

0评论2025-04-01166

古琴——手势之美,乐器之冠
古琴的手势之美可能是所有乐器之冠。我们爱着这琴音,不仅是因为它的深邃古老的声音,也不仅因为它灿若星河的漆面,也不仅因为它是乐器中唯一拟人化的乐器,而着弹琴的手势也是美的让人心生欢喜!所以端坐琴前,双肩放松,如行太极,用最美的手势去弹出一个个

0评论2025-03-2895

如听万壑松
我初次读到这里时几乎要垂涎三尺,即使那时我的手指还从未抚过古琴的琴弦。这之后,每月有两个或者三个周末,我跋涉过半个北京城,去一处名为“流水音”的茶舍上古琴课。而在我正式接触古琴后,那些书中读来的寄情于琴和知音相交的故事才逐渐生动丰满起来。

0评论2025-03-26197

琴语春风!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举行古琴雅集活动
近日,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内檀香袅袅,一场以“琴语春风”为主题的古琴雅集活动在读书堂中徐徐展开。随着《梅花三弄》的泛音在青玉轸上跃动,书院梁柱间似有暗香浮动。本次活动作为烟台图书馆尼山书院新春国风雅集的重要篇章,以古琴为媒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

0评论2025-03-21201

零基础少儿勤学古琴一年,今与大师同台献技
零基础、学习古琴不到一年的上海孩子,今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与大师同台献艺。世久·海上雅乐公益少儿古琴社的9名孩子登台亮相。今晚,公益少儿古琴社的小社员们受邀参加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箫声琴韵——李凤云王建欣古琴箫埙音乐会》正式演出。

0评论2025-03-19113

古琴的演奏方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3年11月,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自动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0评论2025-03-17133

古琴七根弦分别是什么
古琴七根弦分别是什么古代古琴的七根弦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七根弦的古琴分别代表着七种不同的音调和情绪:1.第一根弦代表宫音,通常被认为是古琴的主音,代表着稳定、和谐和平衡。4.第四根弦代表徵音,代表着激情、热烈和欢乐。6.第六根弦代表文弦,代表着

0评论2025-03-16246

古典乐器有哪些
古代乐器有哪些?中国古典乐器有:古琴、编钟、琵琶、笛子、二胡、瑟。中国古典乐器,你了解哪些?拉奏乐器古代乐器有哪些?中国有哪些古典乐器?拉弦乐器有板胡、二胡、高音二胡、中胡、革胡等。拉弦乐器主要是胡琴乐器。到了秦代又出现了筝,后又出现箜篌、

0评论2025-03-0158

穿越时空品古琴生活随笔
第1篇:穿越时空品古琴生活随笔穿越时空品古琴生活随笔现存世上最古老的乐谱是《幽兰》的文字谱,现在这个乐谱被存于日本的博物馆。第2篇:穿越时空品古琴的生活随笔穿越时空品古琴的生活随笔现存世上最古老的乐谱是《幽兰》的文字谱,现在这个乐谱被存于日

0评论2025-02-1696